第四百四十四章 顺服(2 / 4)

中通过展现实力,施以恩惠收拢人心。尤其是在说服被俘获的耶律余覩后终于逐渐取得了契丹人的信任,站稳了脚跟。

在以后的巩固和扩张阶段,赵柽利用耶律余覩的影响及辽帝耶律延禧被女真人俘虏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和西京各势力的矛盾,在击退阿骨打亲征后终于得以控制了西京道,利用一桩意外的政治婚姻开始对契丹人实施统治。这期间,赵柽表现出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得各方都不得不依附于他,虽然是被动的,但也使赵柽完成了各方实力的整合。

赵柽控制西京后,并没有排斥契丹贵族,依然对他们重用,并予以一定的信任。与此同时利用土地重新分配和新的军事制度,赢得了契丹底层百姓的支持和信任。在他自东京出走来的西京后,在耶律余覩和余里衍的支持下成为残辽的新主人。赵柽继续利用女真人和大宋给契丹带来的压力,招揽和团结契丹各部势力共同抗金,发展经济,以其治国和军事指挥能力赢得各方的尊重。

在赵柽继位成为大宋皇帝后,余里衍率众归宋,使得残辽成为大宋的属地。赵柽对这些支持过自己的‘异族’不但没有卸磨杀驴,还论功行赏,保留了那些天潢贵胄们的封号和官职,允许他们保留一定的领地和私军,进行有限的自治。当然对普通契丹民众也没有对他们与大宋百姓区别对待,允许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和牧场,适用同样的法律,缴纳同样的税赋,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在其后十几年中,赵柽通过几次战争将女真人赶出了中原,收复了原辽国五京中的四京,占据了辽国大部故土,但这时的主人已经换成了汉族,契丹人已经成为附属者。而契丹人除了遗憾,只剩下无可奈何了,这是他们自己无能导致失国,大宋是从女真人手中夺回来的,账也无法记在人家身上,反而还要赶紧宋人给了他们个容身之地。

随着更多的汉人进入西北,人口本就处于少数的契丹人成了真正的少数民族,但大宋的文化和政策对他们有着深深的吸引力,而融洽的民族关系和逐渐富足的生活也让他们感到满足,当然没有人去怀念昏庸无能的辽末帝,投奔被他们视为野蛮人的女真。十几年的时光他们逐渐让他们忘却了复国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去年的大旱他们同样受到了赈济,免除了赋税,得到了更多的援助,这让他们感动之余决定做大宋的子民……

是年冬至,赵柽率契丹遗族向北望祭黑山,杀白羊、白马、白雁,以其血和酒,焚烧各地送来的纸制人马、盔甲等物祭山,祈求黑山神降福保佑契丹子民;十五日,赵柽率随扈汉臣及契丹皇族三父房和各部首领前往木叶山,以契丹之礼祭拜,在乐曲声中绕神门树三周,众人绕七周。然后礼拜上香,萨满致辞,酒食东向抛撒。祭过天地,赵柽又前往白衣观音庙,祭奠家神,上香焚纸,烧了祭文,完成了仪式。

仪式过后,赵柽又大摆筵席宴请契丹各部首领,颁下赏赐。三日后,圣驾离开西北南返,紧赶慢赶,终于在除夕的前夜回到了汴京!)

进入十月,赵柽丢下一帮被自己收拾的抬不起头的西北禁军,自己起驾前往临潢府,他在这折腾了一个月不但搞得西北诸军鸡飞狗跳,让金军也是寝食难安,他走了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可对于宋军来说事情还不算完,赵柽把枢密副使赵义留在了大定美其名曰主持秋演总结大会,监督诸将查找战斗中的失误,寻找解决方案,以便真得实现突破,而不是走过场。

赵柽之所以来到临潢府主要还是为了余里衍和赵信,因为此时正是契丹人一年一度的‘祭山’的时候,而此仪对于契丹人有着重要的地位。相传此仪式为契丹遥辇氏胡剌可汗所制定,以黑山和木叶山为神山,依时节祭祀。契丹人视黑山为死后灵魂的归宿地,是掌管契丹人魂魄的天神‘黑山神’的居所,乃其民族的圣山,地位犹如中原人心中的泰山;木叶山则为契丹始祖庙所在地,设有天、地之神位,辽先帝阿保机也埋骨山中,乃是天人合一的神圣之地。

待赵柽行驾到达临潢府时,平日散居各地的契丹遗族已经齐聚于此,原五京贵族照旧例进贡了大批祭品。他到此本意只是想作为一个看客满足两位皇妃的一个未了心愿,并没有什么搀和进去的意思,但以耶律余覩、耶律宁和耶律习泥烈为首的原契丹皇族及以萧崇建为首的契丹后族联合上表请求皇帝主持祭山大典。此表一上,不但赵柽十分诧异,连随扈的一帮大臣也觉意外。祭山仪在原辽国《礼仪中被放在了吉礼中的首位,作为昭告契丹新帝登位的柴册仪等国之重礼都屈居其后,已明确祭山仪是辽朝最重之大礼,祭祀场面远远超出其他较单一的礼仪制度,且祭山这庄严而宏大的礼仪过程都是由契丹皇帝和皇后主持。

祭山大礼以契丹族崇山观念为基础,在经过百年的时间融汇了中原文化的内涵,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一定程度上说,契丹祭山仪在内容上包容了柴册仪、拜日仪、告庙仪等仪礼的核心部分;在祭天地、祀祖先以及仪式中,突出的是皇命神授、帝权至上的思想,体现民族向心力。

而赵柽虽为皇帝,但是对于契丹人来说无论其是以‘入侵者’或是‘解放者’的身份统治辽国旧地。还是娶了契丹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