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拿来主义(2 / 4)

下的意思是这些学者和工匠的价值要比金银财物要高的多,如果我们现在大举挥兵入城,他们可能死于战乱或是躲藏起来,那将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不若先将他们诱出来擒拿,而且还可以以此分化瓦解他们内部的势力!”陈固将皇帝的意思简略的跟两位元帅解释了一番,讲明厉害,并没有因为自己手持金牌而借势压人。

“诶,幸亏陈副丞提醒,否则弄不好就铸成大错,可如何行事还请明言!”程僖绶叹口气说道,看来还是皇帝看得远。他作为老水军,对于人才的作用是深有体会,从最早的双炮武装小商船到现在高大威猛配备上百门火炮的巨型战舰,都是那些工匠的功劳,每一次进步都少不了‘艮园’中那些人的奇思妙想。

“呵呵,大帅可还记得当年女真人围攻我们汴京城是用什么办法一步步解除了城中百姓的武装,得以兵不血刃的进入城中,自己手指头都不用动便将我们大宋百年积累全部搬空,官员工匠掳走的!”陈固笑笑说道。

“哦,陈副丞真是聪明,这现成的办法居然忘了!”马威他们这些人当年都正跟着皇帝倒霉,全都离开了汴京城,没有得以亲见城破时的惨状,可这不妨碍他们知晓当日之事,女真人耍的手段。

“真是世事无常,当年对女真人攻破都城,搜刮我大宋的手段恨之入骨,今天我们却要捡起来用在大食人身上!”程僖绶苦笑着说道。

“大帅不要想得太多,皇帝曾言这个世界就是强者为尊,只要你胜利了没有人会因为你采用的方式而觉的不妥,抱怨只是失败者无奈的"shen yin"!”马威说道……

次日,宋军向巴格达内城射书,称:上天有好生之德,城中的学者、工匠、医士及炼金术师可以携带自己的财物和家人在日落之时离开,天兵保证其安全,不侵犯其财物。另天兵入城之时,抵抗者杀无赦,降者无罪,可在明日日出之后离城!

当日落之时,宋军果然打开了西门,但是谁也不清楚是真是假不敢贸然上前,直到有人壮着胆子试着走向城门,宋军果然没有阻拦任由他们离开。看到有人平安逃生,人们便三五成群的拖家带口的涌出城门,这些人也都离开了。见敌军守信,更多的人分批冲出了城门,但是西门外便是大河,上下游都被封锁,想要离开只能乘船。

宋军十分体贴的为出城的人准备了船只,但是想上船却要接受审查了。那些负责检查的人眼睛十分毒辣,很多冒充学者等身份的人被从人群中揪了出来,平常人财物被没收挨顿揍便被送回城去,若是官员、教士之类的人则被集中送到军营中。而通过审查的人则登记姓名和专长外则可分批登船离开!

“陈副丞,你如何一眼就看出谁是真正的学者,谁又是冒充的呢?”马威十分好奇陈固的手段,低声问道。

“呵呵,很简单,随身携带书籍、工具的就是我们要的人,那是他们最宝贵的财物和谋生的工具;至于那些行李中尽是金银的,自然是浑水摸鱼想要混出去的冒牌货了。”陈固笑道。

“这些上船的人恐怕就再也回不来了吧?”马威叹口气深表同情地明知故问道。

“嘻嘻,那就看陛下是否开恩了!”陈固做了个鬼脸说道……

公元七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诞生和传播,萌生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阿拉伯人凝聚起来,赋予他们神奇的力量,让他们走出阿拉伯半岛,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阿拉伯帝国。在他们向外拓疆的过程中,阿拉伯人从落后的游牧民族,迅速成长为整个中世纪高举文明火炬的民族。

再者,阿拉伯帝国版图内的许多地区都是古代文明的先进地区,使阿拉伯人得以广泛继承不同民族的丰富文化成果。阿拉伯人怀着海纳百川的胸襟,在古希腊罗马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之间承前启后,又在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中充当媒介,在长期发展中将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逐渐融合。

文化的产生的产生首先得益于历代哈里发对文化的重视和提倡。为了保证国家的繁荣和巩固,他们十分重视对先进文化的摄取,提出“人最美的装饰品是知识”的格言。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另一方面鼓励穆斯林远游各方,搜集古典著作,访求学问,涉及的范围包括哲学、文学、史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

阿巴斯王朝时期,哈里发们还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作“智慧宫”。这些努力造就了中古阿拉伯人长于学习,提倡教育和学术的精神,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发展。经过倭马亚、阿拔斯、法蒂玛和西班牙后倭马亚诸王朝各时期的持续发展,阿拉伯文化趋于成熟,他们在哲学、医学、数学、化学、天文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成就粲然。涌现了一大批卓越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并达到了世界的前列。

在阿拉伯文化的繁荣时期,形成了位于今天伊拉克的巴格达等文化中心。巴格达位于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中游,地理位置十分理想,在长达数世纪中。它不仅是阿拉伯帝国的首都,伊斯兰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