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烽烟迭起(3 / 4)

的盔甲、兵器和百十箱的金币、珠宝直咽口水,可宋军那些将帅对他的好意并不领情,只是封存了事,却对缴获的战马和弯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私下向他讨要!

由于战场上尸体太多根本无力全部掩埋。而现在天气酷热尸体会很快发臭腐烂,弄不好就将引起疫情,宋军当夜便离开河湾另选营地等待追击克尔曼军的骑军们返回,并派出侦骑打探罗姆国残军的去向。三天后骑军回营,他们连续追击全歼克尔曼军,俘敌一万余人,连随军的教士和贵族都无幸免……

歇兵三日后。远征军再次踏上征程,协从军的队伍果如马威当初所料又再次扩大,俘获的克尔曼轻骑兵们被打散编入三个万人队,身体好的有一定战斗力的给‘阿塔尔’军的重骑兵们做侍从骑士;次一等的则被补充入‘卜拉克’盗匪军,使他们的队伍恢复到战前的人数;至于淘汰下来的也没浪费全部由‘达哈克’破烂军收容,成为新的奴隶。

大军再次杀奔吉吉亚城,这次马威并没有下令立刻逼近,而是缓缓进军。他知道通过此前的作战歼灭了来援的敌军。短期内不可能再有援军到来,此刻他决定从容的等待对方投降。他首先命各军扫荡沿途方圆五十里内的城镇,将俘获的人的财产没收补充军用后却将人全部释放,任由他们涌入吉吉亚城,无数一无所有的难民将消耗掉城中有限的给养。

逃进城池的难民和败入城中的罗姆国援军像病毒一般将恐惧迅速散布到全城,未曾见过东方人的市民和城防军们逐渐被恐怖笼罩,加上援兵的断绝。敌军的步步逼近,让他们一天比一天绝望,如同惊弓之鸟般,一听到风吹草动就争先恐后的抄起家伙紧张兮兮的备战。连带着城中的平民百姓们也跟着折腾。

城中军民日渐绝望的同时,远征军终于到达城下,命人向城中喊话告诉他们:无论是谁只要臣服投降都可以获得安全和自由,远离恐惧与耻辱;而抵抗的人将会被杀死,拒绝离开的人财产将会被没收,青壮将成为奴隶,妻儿老小将被贩卖,并放在军队最前面充当攻城掠地的炮灰。

两种选择的消息好似当年阿拉伯人首次来临的宣告:服从即自由,反抗则死亡。吓破胆的城防军忍受不住心理上的煎熬,大部分人开始趁夜逃走,不出两天城中万余守军只剩下不足千人。而罗姆国的援军此时也如坐针毡,他们在一天夜里在城中抢掠一番后开城逃跑想前往巴格达,但是早已在他们的去路上等待多时的远征军如同潜伏在黑夜中的狼群,突然冲了出来把他们一一吞噬,远征军绝不会让他们进入巴格达成为自己攻城时新的障碍。

马威的心理攻势奏效了。第二天清晨失去军队保护的吉吉亚城居民,以宗教教长、贵族和学者们为代表出城请降。其实城中原有的万余训练有素的城防军加上作战经验丰富罗姆国重骑兵整体实力并不弱,凭借坚固的城防及充足的粮食储备完全可以死守待援,缺乏攻城器械的远征军也不是几日可以轻易攻下来的。结果是吉吉亚城的军队被自己心理的恐惧所驱赶,冒失的抛弃城市,落得个惨遭歼灭的下场,城市也随之失陷敌手。

远征军开进了吉吉亚城,他们宣布自己前来是惩罚纵容属下劫杀大宋商旅、断绝商路的塞尔柱帝国苏丹的,并不想改变他们信仰的宗教。只要他们提供粮草,提供所需的军饷,就可以得到应有的保护。

而在得到一切后,‘卜拉克’教派军的一位教士向大帅请示,他们可以不要任何奖赏,只要允许其驱逐城中原有的教士,由他们在此传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赏赐。马威笑笑答应了,自己又不想开宗立派久留于此,只要他们肯为自己出力管他们信仰什么,谁在此传教……

…………

在大宋远征军兵临塞尔柱帝国都城之下时,卡特万草原上已经褪去了酷热,正是秋高气爽,牛羊膘肥体壮之时,不过凄厉的鸣笛声代替了悠长的牧歌,勇士们的鲜血将染红大地。塞尔柱帝国苏丹桑贾尔率领的联军和西辽皇帝耶律大石的大军正在此对峙,伊斯兰的雄豪将与喀喇契丹的英杰在此决一死战!

战场上本来踌躇满志的桑贾尔脸上却笼罩着阴云,此次出兵他以‘圣战’的名义召集各地领主和属国挥兵东征,原以为只要大军一到,黑汗国必会出降,可是其拒绝了自己的好意。而此时他也听说东方之国大宋出兵夺取了臣属与黑汗国的高昌回鹘,并大败其援军,这让桑贾尔以为两面作战的耶律大石会很快投降。

但是事情万变,正在桑贾尔准备兵不血刃的进入黑汗国时,又传来了宋军与西辽议和的消息,更让他上火的是帝都传来消息宋军居然派出水师打着惩罚其‘劫杀大宋商人,断绝商路’的旗号进入波斯湾,深入其帝国腹地,连败记施国水师,攻取了重镇巴萨罗,打开了进入美索米亚平原的大门。

桑贾尔接到都城急报后,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放弃东征率军回国抗击大宋的入侵;二是先与黑汗国决战,再携胜利之威回国救援。他经过思索选择了第二条路,想趁西辽还未从与宋冲突的新败中缓过劲儿来抢先发起进攻,然后回军国内。

可天意弄人,真主也要惩罚他,在这关键时刻,剌子模的老国王死了,新即位的国王阿即思要脱离大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