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古拉姆(2 / 4)

日子碰到的就是那些领主的私军,他们由于人数少不敢正面对阵,只能以骚扰来迟滞宋军的进军速度……

“李贡,你把弄那些长枪做什么?”大家都在议论将要面对的敌军时,只有骠骑旅统领李贡瞅着缴获的长枪上的枪旗发愣不知道在想什么,王刚好奇地问道。

“哦,都统,你们看塞尔柱人的装备,其枪旗的眼色和头盔上的马鬃及长衣都是一个颜色的,与我们骠骑编队的方式是不是很像!”李贡突然听到有人叫他,愣了一下说道。

“这有什么稀奇,这些都是常识,各军都是如此啊!”王刚听了李贡的回答,明白他在想这些低级问题,有些好笑地说道。

“都统你们再看!”李贡将敌人胸甲穿在身上,又把圆盾缚在左臂上,手持长枪做了个冲刺的动作说道。

“这个打扮怎么和我们的骠骑差不多啊!”李泉围着其转了一圈,惊讶地说道。

“不错,刚才我仔细询问过俘虏,他们在冲阵时也会使用骑枪,采用排成整齐的横列集体冲锋,只不过他们使用的长枪比咱们的稍短些!”李贡收回骑枪说道。

“是不是有些太巧合了?”宋军中只有骠骑士兵配备铁制胸甲,战马挂甲,其它兵种都是皮甲,使用的武器除了火器外,两军同样都是以长长的骑枪作为主攻武器,且冲锋同样使用横列战阵成波次冲锋,真是太像了。马威和李泉对视了一眼不解地说道,众人都看出他们眼中充满了惊讶之色。

“陛下曾经到过塞尔柱?”一经提点,王刚也同样看出了奇怪之处。而作为北府老兵他知道骠骑军是皇帝一手组建,并在克虏军中开始使用这种以骑枪冲阵的战术对抗女真人的铁浮图,以后逐渐推广到全军骠骑兵,大家一直以为是皇帝首创的,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相似的战术。

“没有,据我所知陛下从未到过西域!”李泉想了想说道。

“你确定陛下在西北时没有偷偷的溜出去过?”马威问道。

“不可能,从西北到达塞尔柱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初时军中有兵不过万人,陛下又常在营中,从未有消失过那么长时间,这个王刚也可作证!”李泉那时正在近卫营中,皇帝长时间离开他不可能不知道。

“嗯,后期陛下至多往来于大同和太原之间,更没有机会出远门了!”王刚点点头确认道。

“陛下登基后几次远征,援高丽没有派出骠骑兵,打大理和征高昌也没有动用骠骑,无非是因为骠骑作战方式单一,耗费巨大,远征时补充困难。可偏偏我们万里远征塞尔柱却派出了骠骑,而我们这一路又是路途最远,补充更为困难的,真让人难以琢磨!”马威沉吟片刻说道,可心中更加疑惑,皇帝是如何考虑的呢?

“这有什么想不通的,此次远征塞尔柱陛下是打算亲征的,一切都是按照陛下的安排筹备的,显然他知道在这里会遇到重骑兵,所以才会派遣骠骑出征与其对抗,你们不要忘了陛下可是通神的!”李泉说道,心中却想要是皇帝在此就不用他们在这里瞎琢磨了。

“陛下真是料事如神,以末将看陛下也料定我们的骠骑定能战胜塞尔柱重骑兵!”一边的李贡摸摸脑袋说道……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于塞尔柱帝国的军队大家还十分陌生,其作战方式和战术特点都不了解,如今只能从现有的一点线索进行分析和了解。

几个久经沙场的老兵一番查看后,发现这些塞尔柱骑兵不仅个人装备优良,就连马鞍子的都制作的相当结实。当然马鞍作为骑兵的重要装备结实只是基本条件,问题是它的内部还经过精心的填充,能够让屁股感觉更加舒服,这对于长在马背上的士兵来说是十分重要。而且马鞍上还绑着一件较重的毛织大氅,这个不用问天冷了可以御寒,晚上睡觉当毯子用,还可以给战马保暖。

至于人员的组成老几位根据敌人配备的武器认为应该是国家的贵族子弟组成,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是无法承受自幼习武的费用,即便那些武器和战马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买得起的。也只有那些官宦贵族才可以有足够的财力支持自家子弟的习武费用,并置买所需、聘请名师,培养一个善战的勇士。

从这些细节虽然不能准确的判断一支军队的真正实力,但是也可以从中看出其训练和战备水平。他们分析后以为这支军队的规模不会太大,规模应该在两万到五万人之间,因为装备如此精良的甲胄、武器是要用钱堆砌起来的,大规模装备耗费的将是一笔巨款,即便塞尔柱帝国富庶也难以承受。

但是下来的审俘却让他们眼镜碎了一地,这些骑士的身份居然是中原人眼中最低贱的奴隶……

塞尔柱王朝重骑兵。大多为塞尔柱苏丹组建的突厥宫廷近卫军——古拉姆,意为“经过训练的奴隶”。是一种职业化的军队。古拉姆又分为宫廷古拉姆和一般古拉姆。宫廷古拉姆就是苏丹们的私人卫兵。除此之外,地方总督、领主的古拉姆骑兵,以及突厥语族、波斯人、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等族的雇佣军也是塞尔柱帝国的重骑兵来源。

由于训练太严苛,因而许多领主宁愿选择比较专业的奴隶,也不想选择那些专业的自由人,获得奴隶的主要途径就是靠买卖,此外战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