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分兵拒敌(3 / 4)

了。便会重提祖宗家法继续实施以文治武的老调。一旦成功,下一步就是该逐步要求皇帝让权,提升相权,从而达到削弱皇权的目的!”

“嗯,礼哥儿之言分析的透彻!有些朝臣目光短浅,只想争权,却不知道我们大宋周围依然是危机四伏,女真虽然衰落,但是其它部族任由他们发展扩张。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一个新的女真,难道还想重演靖康之祸吗?”高宠点头说道,“皇帝高瞻远瞩,他是希望通过征战和结盟消除潜在对大宋有威胁的潜在势力。同时以此威慑诸国,为长治久安打下基础。若是消减武备,一味实施怀柔政策。用不了多久就会重回靖绥的老路上,当那些人发现大宋不过是只没有了爪牙的老虎。岂能安分守己!”

“所以说西征这一仗事关国事,也关系到我们武人的地位。因此必须要打胜,而且要大胜!”赵礼攥着拳头说道。

“二位的高论我一个做买卖的听不懂,打仗也是两位将军的事情,我只管将话儿带到,东西送到就算完成了任务!”张确摆摆手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其实他明白自己能取得当下的地位和财富是离不了皇帝的支持,而皇帝也离不开大家的帮扶,他们早已结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团,可他也明白自己不能卷入政治太深,否则自己也就活到头了,于是打断了他们的话题。

“呵呵,一时感慨扯远了,张掌柜勿怪!”赵礼拱拱手笑道,“我们在大山中转了两个月有余,消息断绝,还请张掌柜指点一二!”

“呵呵,礼哥儿客气了!”张确也打着哈哈转入正题,“我们盛和堂受命为西征军筹集粮饷,在西夏和高昌都设置了基地以备大军不时之需。去年高昌背盟导致两国交恶,他们便派兵阻挡我大宋商队过境,因此运输、筹措物资都十分困难。据此转而考虑西夏起初答应与我们同伐高昌,出于方便和安全便以西夏基地为主,准备在他们出兵后商队可随后进入高昌,但是西夏国主李乾顺收受高昌重贿变了主意一直没有履约,而西辽军在高昌布置了重兵封锁了边界,导致商路断绝一时无法运出!”

“张掌柜,那高昌我们没有一点积存吗?”高宠听了急问道,现在西征军急需补充弹药,他们也寄希望能在此得到补充,如果落了空岂不抓了瞎。

“高帅勿急,我刚说是以西夏为主,可没说就放弃了高昌这边。”张确说道,“盛和堂在西北经营多年当然有自己的渠道,不会因为他们禁止我们通过而毫无办法的,只是要费些周折。”

“哦,张掌柜如何逃过高昌方面的阻拦和检查呢?”高宠有些好奇地问道。

“俗话说‘猫有猫路,狗有狗道’,高昌边境虽尽是沙漠戈壁难以通行,但并不是不能走,他们也只能守住大路,其它路线即便知道也无力整日值守的。我们许以重金通过一些小商队将物资运入高昌。另外高昌能够耕种的土地不多,粮食产量不高,就地采购十分困难,只能从外边调进,我们便通过蕃商购入分别积存在他们手中!”

“哦,张掌柜真是费心了!”高宠明白了,他们是利用走私的方法将军需物资运进高昌,而粮食则借助其它国家的商人们带入,当然代价也要高出不少。

“张掌柜,不知将物资囤积在何处,如今我军急需补充!”赵礼询问道。

“哼,我们当然不会存于大城之中,那样容易引人注意,战争一起也会被征用,所以只能放在大军经过的外围之地了,否则你们怎么可能在这弹丸之地征收到如此之多的粮草!”张确翻了个白眼冷哼道。

“啊……难道这盐泊城中的粮食便是张掌柜设置的囤积点之一!”高宠和赵礼对视一眼后惊问道。

“当然了,因为大军北来,此处是翻越阿尔泰山之后唯一可容下大军休整之地,我们便在此处囤积了不少粮食,只不过都在那些商家手中。他们的物资被你们强征便急告于我,我这才知道大军已经脱险到此,便急忙赶来了!”张确说道,他收集了大量的粮草,如果放到一处必然引起怀疑,便都分置到各个商户手中,没想到西征军到此便强买了。

“这……这我们真的不知是张掌柜所有,否则也不会如此行事!”赵礼急忙赔礼道。

“这本来就是给你们准备的,取了便取了,反正也没落到他人之手,只是便宜了那些商户,让他们收了个双份,还得费力讨要回来!”张确苦笑着说道。

“哈哈……张掌柜的无妨,那些钱也是我们自乃蛮人那里得来的,没有动用公中的钱财!”高宠听了大笑道。

“话是这么说,可那也是二三十万贯,想想都肉疼,怎么也得找回来的!”张确却不能接受高宠的说法,定要找补回来的。

“张掌柜,此地的积存几乎尽落我们手中,可也不足以支撑我们西征军一月之用,附近是否还有可用之物?”高宠不管张确如何想法讨债,他关心的是还能提供给他们多少物质,二十万石看似不少,但是他们人多啊,而且还有大批的战马需要喂养,平均下来着实不多。

“我也正是为此事而来的,附近虽还有一些,但多是弹药和装备,粮草不多。因此必须要尽快南下到北庭才能根本解决辎重不足的问题!”张确正色说道,当初西征军最多只需要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