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百年海军(2 / 4)

在胸,想想以前皇帝每每算无遗策也很快抛去了心中的犹豫,倾力支持皇帝打好这两仗……

可赵柽对水军的信心又来自哪里呢?其实坚船利炮在他眼里只是一个方面,并不是最重要的一环。赵柽前世西方曾有一句话广为流传:“三十年陆军、五十年空军、百年海军”,这话所指的就是各军种建设所需要的时间。

海军建设最为漫长,不仅只是有了船有了人这么简单。这个建设包括国民的海洋情节、政府的海权意识、军人的海洋习性……等多方面的软件建设;同时也包括信息情报来源的建设、水文水信息的采集、舰船设计、舰船应用……多方面的海洋、海战知识的储备;更同时也是海外基地的建设、舰船补给、维护等配套设备的建设。

二战的德国海军就没有达到这个建设标准。所以尽管它单舰的作战威力巨大、航速高,但只要出海了,就只能是自生自灭。“格拉芙.斯佩”号袖珍战列舰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德国的整个海洋、海战系统没有健全只有一个强大的内存,是不足以提升整个电脑品质的。

金国水军最为致命的还是成军的时间太短了,将领虽老,可水军军龄也还‘年轻’。金水军的真正建军史不过是近几年兀术掌握军权后的事情,时间并不长,且从水军主帅到主将都是出身步骑军,水军都是兼职,自诩精通水战当然也只是相对于那些旱鸭子来说。为了避免胎死腹中,躲避宋水军的打击一直深藏闺中,在江河中训练,偶尔出海也得避开宋军巡海的时间,而水手上舰也不过三五年的事儿,其水平可想而知。

宋朝水军则不同,他们继承了前朝的衣钵,而自己也又经过了近二百年的发展,水上贸易的繁荣,也为舰船的制造,航路的开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一批批操舟弄水的娴熟水手。

金水军主帅斜卯阿里没有与宋军交战的经历,几个主将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无知者无畏同样适用于军队,兀术选中他们统领水军除了矬子里拔将军之外,这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因为金军多次败于宋军之手,对方犀利的火器和骇人的杀伤力往往是留给他们最深的印象,从而产生畏战的情绪,而他们因为一直国内没有参加对宋的数次战役。斜卯阿里等人当然对宋军不是没有耳闻,也听说过他们装备的火器如何厉害,但他们也仅仅如此,并没有身临其境见识到火器的威力,当然也是想象不到火器的可怕的。

反观从赵柽打造第一艘以火炮武装的商船后,便以其为种子开始培养自己的水军,他们虽然没有经历什么大战,但是却在其‘指导’下积累了经验,摸索出一套相匹配的战术,培养了一批人才。取得大权后,他的水军已经发展了二十余年,逐步走向成熟,接收旧水军后又得到了一大批有经验的水手和将领,只需结合自己的方式经过训练便能融为一体。

而宋水军的将领队伍除陆战队外,自都统制程僖绶以下都是出身海上,甚至包括他,还有一些军官原本就是旧水军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水上作战经验和指挥能力,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投靠了他们,比之金水军半路出家的军官队伍不知强出了几倍,以致那么大岁数的斜卯阿里等人的作战经验还不及宋水军一个从军只有十多年的青年军官丰富……(未完待续。。)

金军大举入侵高丽并派遣水军攻打身弥岛的消息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京师,又转到了皇帝的手中,当赵柽风尘仆仆的回到宫中,一众文武大臣早已等在宫门外等待召见。

“陛下,金军大举入侵高丽,围攻我水军设在身弥岛基地,已经过去五天了,如何应对还请陛下示下!”赵柽刚刚坐定,枢密院使赵仁立刻奏道。

“嗯,高丽已与我大宋结盟,按照誓约我们有出兵救援的责任,大家看如何?”赵柽点点头看了下左右说道。

“陛下,马上就要进入九月寒冬将至,我大宋将士出于中原苦寒,不利于攻战;再则我们与高丽陆路不通,救援高丽也是有心无力,臣以为不若待来年春暖后才动用大军攻打女真逼其撤军!”右相陈公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臣以为不妥,女真出动二十万大军攻打高丽,而高丽经多年内乱,兵微将寡,怕是等不到来年便已灭国,或是被迫重新向金称臣,那我们多年努力岂不白费了,再者身弥岛还有我们数千官兵,不能不救啊!”兵部尚书陈过廷急道。

“金朝水军出动战船不下五百艘,军兵数万,而我军在岛上只有两千多人,兵力悬殊,恐怕……唉,待日后给他们复仇!”陈公博面色一黯,叹口气说道,殿上众人的想法多数一致,弹丸之地在数万人围攻下,就是用脚踩恐怕也被踏平了,那些官兵也怕难以幸存。

“不会的。身弥岛兵员虽少,但是经过整修已成铜墙铁壁。而且物资充足,可以坚守待援。绝不会这么快就陷落的,还请陛下早发救兵!”兵部侍郎赵义出列说道。

“程都统,你怎么看?”赵柽转向水军都统制程僖绶问道。

“陛下,臣以为金水军无法攻破身弥岛,除了岛上的守备不说,那里还有我们的分舰队,即便守不住也可以安全撤离,现在他们没有消息便表明金军还未能攻破身弥岛基地!”程僖绶接到皇帝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