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2 / 4)

和宋进入战争状态。因为这件事情事关金国的切身利益,而且不论是保守派,还是改革派都不能含糊,否则便会失去支持,宗罄也只能仰天长叹,无可奈何。

而此时归国的完颜希尹很快被皇帝任命为尚书左丞参与国事,其凭着自己的威望和人脉很快便聚起一班支持改革的人,使改革派的实力迅速恢复。如今完颜亶的思维已经恢复正常,双方在公平的条件下展开竞赛,保守派的好日子就要倒头了。就在金国和宋、夏、高丽和蒙兀部联军的对峙结束后,一个小人物的举动打破了两派间的沉默。

郎君,意为勇士,是女真贵族中无职事而勇武者的称号,这就如同大宋的‘员外’一样,虽然享有一定的特权却没有实权的闲散人等,可金国这么一个叫吴十的郎君却胆大包天的要密谋造反,当然以他的实力也不可能掀起什么大浪,很快便被抓获处死了。

吴十无绝对把握的前提下贸然发动了造反行动,结果是不成功,便成仁,但吴十先生的牺牲非但毫无价值,反而给改革派提供了一个大反攻的好机会。有人发现各种迹象表明这位吴十郎君却是保守派的成员,宗干和希尹等人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的。

于是,在完颜亶的支持下,宗干和希尹对“吴十谋反案”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仔细的挖掘,终于将吴十的幕后老板给揪了出来,这位幕后首脑不是别人,正是完颜宗磐。既然,犯罪的人证和物证确凿,那么等待宗磐的必定是严罚。岁末的一天,宗干和希尹、兀术等人以上朝的机会将宗磐和宗隽两位首脑人物逮捕,并很快审理完毕被处以极刑。

随着两个领头人物被处死,所有依附保守派的其它成员也都难逃清洗,其中包括吴乞买之子宗伟、宗英、殿前左副点检浑睹、会宁少尹胡实剌、郎君石家奴、千户述孛离古楚等高级官员也被判处死刑,和宗磐、宗隽一起被处死。不过,完颜亶并没有过多的牵连无辜,对未参加保守派的吴乞买家族成员,完颜亶没有加罪,还及时派相关人员对完颜宗固和完颜宗本进行了抚慰。

在击败宗磐、宗隽等人后,宗干开始成为金国控制朝政的头号人物,他被任命为太师领三省事、梁宋国王,总揽朝政大权;希尹被封为左丞相、陈王,与宗干一起打理朝政;兀术被封为太保、全国兵马都元帅,总揽军事大权。保守派在短时间内遭受了沉重打击,几乎全军覆灭,但作为保守派的首脑人物之一的赛里却没有被波及。

可这不是完颜亶和宗干等人发善心,他们自然知道像赛里这种人是不能放虎归山的,但赛里是左副元帅,并且长期在外、手握重兵,如果贸然派兵去捉拿的话,可能会引起激烈的反抗,到时内战将难以避免。所以完颜亶决定先礼后兵,以赛里有大功而赦免他的罪行,并升任北京留守之职将他暂时稳住。

至此金国两大政治派别的斗争终于偃旗息鼓,改革派以绝对压倒性的优势力战胜保守派,保守派的势力彻底退出了金国的政治舞台,但并没有结束……(未完待续。。)

以宗干为首的“改革派”不甘心就此接受失败的命运,为了国家的命运,也是为了自己的命运,怎么会轻易放弃权力,其实要论起政治斗争的经验来说,宗罄还真不是宗干等人的对手,他决定联合完颜亶发起对保守派反击。首先是一直保持低调的兀术返回上京后不久便秘密向完颜亶上书,把宗罄等人的阴谋以书面形式举报了,但似乎没有能打动皇帝。

而此时金国朝中的一些辽国降臣对宗罄等人的对汉化改革的阻挠也十分不满,而保守派对于这些‘迂腐’的书呆子们却并不大放在心上,与宗翰有过亲密接触的汉臣们都被处斩或是赶出了朝廷,但是也有人幸免遇难。

宗干任用的主要汉人官员是辽国的降臣韩企先等人,韩企先被任命为尚书右丞参与朝政。另一位便是宋朝虏臣宇文虚中,他在金国政府高层积极参与了金国的汉化改革,他的意见肯定能影响到他们。在为大宋通风报信的同时,他还利用职务之便,帮助完颜亶同时也为宋朝除去了为害最大的宗翰。

当宗翰在其亲信高庆裔被抓后,感到了危机想通过致仕逃过一劫,结果朝廷批复不准,最后宗翰死于狱中。而批复拒绝宗翰退休的诏书,就是宇文虚中写的,因而赢得了皇帝的信任,也获得了宗罄等人的庇护得以幸免,留在了朝中,成为幸免的改革派大臣之一。

完颜亶自幼长在宫中,同时接受汉人师傅的教育,对其的教育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上台后便积极进行汉化改革。除维护自身利益外,也可看出汉学对他的影响之深。而其也对汉臣比较信任。因为这些人都是外人,没有与他争夺皇位的厉害关系。也和女真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难以被他们收买;再一个就是处于自己对汉学的热爱,喜欢与这些汉人们吟诗作赋,探讨学问。

韩企先和宇文虚中对皇帝此时的表现十分失望,但使他们生气的是这位生性多疑的少年天子居然把改革派的重要人物都给废掉了,最终导致 保守派控制朝中局势,把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也拱手送给了别人,就连皇帝自个儿都快变成宗磐的傀儡了。他们且对宗罄阻挠改革十分气愤,于公于私都不能坐视不理。便想劝说皇帝除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