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会将不可避免的把周边各国拖入战争,甚至波及到西域,那时东亚将重新洗牌,他们这些弱小的国家也许将灰飞烟灭,因此极力阻止这场世界大战的爆发……
…………
战争的硝烟一直持续到了九月,这场由西夏和亲、高丽称臣,导致金国撕毁和议引起的风波才在各部调停下以四国各自撤军而告终,但是每一方都说自己在这场对峙中取得了胜利,逼的对方不得不屈服撤军。
完颜亶自然是以为自己是最大的赢家,不但将大宋又戏耍了一番,以一张空头支票换回了完颜希尹,还将计就计粉碎了宗罄等人意图‘出卖国家利益,联合大宋叛乱的阴谋’,维护了大金国的安定团结和领土完整……
在宗翰死后,宗罄的保守派迅速崛起,控制了朝政,不但汉化改革陷入了停滞,而且完颜亶觉察到了宗罄等人意图篡位的阴谋,可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却选择了坐山观虎斗,既不支持宗干的改革,对宗罄的所为既不反对也不赞成,而是看着他们两拨人对掐。
其实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已经完成超出了完颜亶的控制,目前“保守派”的各个成员都官居要职,宗磐位居太师之职,地位还要高过宗干,宗隽位居左丞相,地位仅次于宗干,另一位赛里则是左副元帅,手握重兵。因此,无论如何此时改革派的势力已无法同保守派相抗衡,种种迹象表明如果宗干同宗磐等人硬撑到底的话,很可能会激怒宗磐,甚至会使宗干性命难保。因此经验丰富的宗干选择了退让,暂时向保守派认输。
保守派已经在势头上完全超过了“改革派”,完颜亶就是有心支持父亲宗干,也不敢随意激怒骄横跋扈的宗磐。既然连自己的养父都已经向保守派低头,那么他的选择也只有一种,就是暂时向保守派屈服。在宗罄的‘力荐’下左丞相宗隽被任命为太保,领三省事,与宗磐、宗干共执朝政,保守派在金国朝中的势力如日中天,达到了权势的顶峰。
但是完颜亶怎么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力和梦想,因此他也在寻找机会重新夺回大权,但是对付保守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自己这边的重要成员仅剩宗干和兀术两人,在他当初发起的清洗运动中,完颜亶是不可能去整自已敬爱的父亲大人的,而新败的兀术还在舔伤,一向比较低调,在这场**中才得已保全。因此他们所能作的就是耐心等待,等待机会,等待保守派自己犯错的机会。
虽然完颜亶装聋作哑不发话,但太师宗磐可就没有什么耐心了,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宗磐再次向皇帝施加压力,决定向宋求和以换得宋对他造反的支持,争取获得斗争的最后胜利。当他向皇帝提出自己的要求时,果然获得了批准,但是完颜亶提出了个条件,那就是要将完颜希尹换回来。
宗罄对皇帝的要求略一考虑便答应了,因为宗罄考虑完颜希尹会成为他造反称帝的障碍,因为其虽然也曾领军,但是多出任监军,并无指挥军队的实权,更多的时候是在朝中处理内政,根本无法深入的接触军队内部……(未完待续。。)
宋与金交恶后,女真人为了防止后院起火,对高丽发起数次征服性的进攻,并在两国边界地区筑垒对其严加防范并施予巨大的军事压力。高丽为了自保不得不对金称臣,与宋断交,但是高丽受汉文化影响太深,对过去还要依附自己的女真人有多少好感可想而知。
而金国在与宋战争中的失利,对于靠掠夺维持经济繁荣的女真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可宋逐渐恢复了元气,想要在从大宋身上找便宜也变得日益困难。金国为缓解自己的经济危机,便转而压榨弱小的高丽,随意增加岁贡,征调军队出征,并派兵掠夺人口和财物,使高丽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朝野上下怨声载道。
高丽与宋并非世仇,而是世交,宋及以前的汉族王朝为了对付北方少数民族对其地缘政治的包围,也是采用一贯扶植以高丽为主体的朝鲜半岛邦国。为了摆脱金对自己的压迫,高丽只能转而向曾经的宗主国求援,希望重新恢复关系,解除宋对他们的经济封锁。
高丽也知道自己在宋金战争中自己的背叛严重损害了两国过去的关系,造成了信任危机,因此姿态摆的很低,不但带来了大批价值不菲的贡物,还有国主的罪己诏,说明了自己的苦衷。赵柽明白高丽的转向是出于无奈,但也清楚多个朋友多条路的道理,如果高丽能诚心依附,则自己便完成了对金的全面包围,可以进一步挤压其的生存空间。保持对金进攻的战略态势,于是还是接纳了它。
因此赵柽说服了众臣。下诏申饬高丽的背叛行为后准许其进京入贡,并提出高丽必须断绝与金的一切往来。不得两面称臣。同时提出租借高丽身弥岛百年作为大宋水军和往来商船的避风之所;釜山为对宋开放港口便于双方贸易,准许宋朝水军建立基地用于护航舰队的补给维修。
高丽现在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几番商讨后同意大宋以每年五万贯的价格租用身弥岛,准许大宋设置官方管理机构、修建港口及驻扎警备部队,但是主权仍归高丽,没有同意宋朝军民不能进入高丽内陆,不得随意不得强迁岛上军民,并保障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意开放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