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战涿州(一)(2 / 4)

一定要重视。

对此,赵勇在战前就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派斥候详细调查了燕京地区的地形水文,战前又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演习,熟悉情况,因此在战斗开始便占尽先机。就在宗泽向银术可递交了战书的当夜,完成战争准备的宋军便在赵勇的指挥下全线越过白沟河,一日向前突进了六十里,收复新城、归义、永清三城,兵至岐沟关下。

岐沟关却是宋军的伤心之地。雍熙三年,宋太宗赵光义集举国精兵北伐契丹,欲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军分三路进击,东路以曹彬任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水陆都部署,崔彦进为副,率兵十余万,由地形平坦开阔的雄、霸地区北进,趋固安、涿州;另以米信为幽州西北道行营马步军都部署,率一部兵力经新城并趋涿州。

辽将耶律休哥在援军未到之前,知寡不敌众,避免与宋军争锋,昼出精锐虚张声势,夜遣轻骑袭扰,暗潜部分兵力设伏宋军侧后,断其粮道,疲惫宋军。曹彬部据涿州仅十余日,即因粮草不继欲退兵雄州,至白沟被宋太宗传令阻止,严令其沿白沟河与米信部会合攻占新城,养精蓄锐,待机北进。

曹彬率军抵新城后,由于部众求功心切,未待中、西路会师,即再次孤军冒进,往攻涿州。适值酷暑,又遭耶律休哥沿路阻击,进展迟缓,复抵涿州时,部众已疲乏不堪。时萧绰已率军进抵涿州东,与耶律休哥形成钳击之势。曹彬见势不利,引军冒雨撤退。

五月初三,耶律休哥率精骑追至岐沟关,大败宋军。曹彬领军退至拒马河,连夜抢涉,慌乱中人马相踏,伤亡甚众。退至易水之南又被契丹军追及,士卒惊溃,被杀数万,余众退至高阳才止住脚步,至此便有了‘岐沟之蹶,终宋不振’之说…

幽燕地区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现在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这也说明幽州的南部虽然多是平原,但是河流众多,并不利于大军大规模的运动。因此赵勇率军渡过界河后,并没有像当年太宗一样分路进击,而是将张所率领的高阳路州军布置在大军的右翼,沿永定河设防,一是防止金军利用骑兵袭击侧后,另一个便是保持粮道的畅通。他则率主力向涿州攻击前进。

面对宋军大规模的入侵,金军连连失地向北退去,保护大军左翼的中山府路州军在岳飞的率领下勇猛向前,渐渐超出了大队,抢先到达岐沟关外,不等中军到达便发起了攻击,却一脚踢在了铁板上。

岐沟关在岐沟河东岸设关,因水得名,四周筑土城,土城南北宽一百三十丈,东西长,北城一百三十丈,南城一百五十丈,高三、四丈,形式险要,更有岐沟河为天然屏障,可谓之雄关险隘,是兵家必争之地。

金军在赵柽的连番打击下,损失惨重,众多战将陨落。但是金军毕竟是一支劲旅,麾下战将如云,战斗力虽不比全盛时期,可也不是一颗谁都能捏的软柿子。此时在关内的守将更是赫赫有名的完颜银术可,他在谈判中是温文尔雅使者,现在披上战甲就是员猛将…(未完待续。。)

完颜宗辅是在平州失陷多日后才得到消息,但此时却无法脱身。这些日子他可谓是往来奔波,闹得人困马乏。先是在儒州,宋金两国的边民因为几匹马引起了冲突,接着沿边成两军大战,宋军一度占领儒州,克石门关,兵临居庸关下,他不得不率军增援。

可等宗辅快马加鞭刚刚赶到居庸关,又接到消息,两国谈判的使者翻了脸,宋军打过了界河,攻陷新城,他又急忙向南京求援。等兀术率军到了燕京两战便将宋军赶回了河北,可其野心也因这场胜仗急剧膨胀,竟想借此机会攻取大同,从燕京挥师居庸关,打发他回了燕京。

兀术继任东路元帅后,这两年的实力不断扩张,脾气也随着大了起来,越发将宗辅这个当副帅的哥哥不当回事儿。宗辅劝了几句便领军回返,路上就接到银术可五百里加急送来的急报,两国和谈彻底破裂,南朝皇帝发表讨金檄文,要亲征燕京。而宗辅还未缓过神儿来,第二份急报又送到,宋军在次日凌晨便发起大规模进攻,越过界河,再陷新城,银术可领兵死守岐沟关,让他速领兵回援!

宗辅又急忙领兵一路小跑的用了两天时间回到燕京府,椅子还未坐热乎,‘南朝皇帝领军在营州跨海登陆,平州失陷,滦州危机’的消息就到了他的案头。宗辅看着急报,身上一阵发冷,宋军这是早有准备,两国和谈,皇帝南巡。兵犯居庸关,还有秦桧送回的情报。都是赵二使的诡计放得烟雾,借以掩护宋军从营州登陆。抄他们的后路。

金军此时陷入四面受敌的危局,西面,宋军从居庸关紧逼燕京。东面,大批宋军从海上登陆。南面,宋军则在涿州与他们对峙。在居庸关兀术大败宋军,缓解了对西面的威胁,但大战局仍处于颓势。燕京在两面夹攻下危如累卵,面对危局,这真是前门是虎。后门是豹,窗户外边还蹲着只狼!

“谷神,现在是救平州,还是保燕京?”宗辅进退两难,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