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翰得知前锋不但没能收复保定军,反被歼灭,不由的大怒,立刻遣手下渤海族大将大挞不野领兵前往攻取。得知金军前来攻城,岳飞领四千人出战,他将四千人分为四队,当第一、第二和第三将的步兵正在展开队形时,大挞不野就以最精锐的一猛安女真骑兵自北而南,向宋军发起冲击。
首当其冲的是位于前军的第一队,岳飞言:“我们背依国界,少帝尚在敌军中,已无退路,须是犯死求生,若不能死战,便当被虏骑拥入敌境,敢后退者必斩无赦!”金军两次冲锋,皆被宋军以强弓硬弩射退,死伤百人。
大挞不野眼看无法取胜,不免焦躁,又增加了三猛安渤海骑兵,向侧翼发动攻击。金军不顾死伤,连续冲击,居然突入宋阵,右翼步兵与敌人短兵混战。岳飞见形势紧急,当即命二队向敌军左翼侧击,以后军增援。宋军远则用弓弩,近则用短兵,三面夹攻,猛烈反击。金军一部分被歼灭,一部分败退,特别是最精锐的八百女真骑兵,所剩不足三百。
大挞不野为扭转战局,亲率剩余的机动兵力全部投入战斗,还是自南而北,依次向宋军中军的第一到第三队全线冲击。他最初使用的女真兵和渤海兵是强兵,而最后动用的契丹兵、奚兵、汉兵等却是弱兵,他们眼见多少回合交锋的失败,士气更差,只是勉强上阵。后队见前队冲锋失利,就拨马逃回!
岳飞观金军攻势明显减弱,颓势已生,当金军再次冲阵失败后,立刻指挥全军转入反攻,他亲率骑军从阵后绕出,向金军右翼突击。这支骑兵是其军中的宝贝,也是杀手锏,蓄势已久,得令后迅猛杀出,形成一股疾驰的铁流。两军瞬间碰撞在一起,他身先士卒,突入敌阵,众军紧随其后,枪刺刀劈,锐不可当。
岳飞所部人马都拼力死战,他本人身负十余处伤,但仍驰突于金军阵中,无人可敌。金军在宋军的马、步兵夹攻下,溃不成军,有一千八百多人被杀,二百多人被俘,二千五百多汉兵、渤海兵、契丹兵和奚兵投降,最终再胜一场,缴获军器、粮草不可胜计。
大挞不野率败军一路向南逃遁,在大城正好遇到宗翰的大军,宗翰这次不只是怒了,而是暴跳如雷,两次攻打一个小小的保定军居然都大败,这太不可思议了,如果是西京军倒是还可以原谅,但是这些人明显都是和从前败在他们手中的无数宋朝兵将一样的普通宋军,那就是有问题了。宗翰盛怒之下,倒是没有宰了大挞不野,而是当众打了他五十鞭子以示惩戒,然后气势汹汹的扑向保定军,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城池。
当岳飞看到在余晖中金军飞驰而来的金军铁骑,这时他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自己虽然胜了这一仗,但是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付出的代价同样不小,如果再来一次这样的战斗肯定是吃不消了。问题王爷还没有到,不知是路上遇到了什么事情,还是又跟女真人玩什么心眼!
“开城门,列阵出战!”岳飞想了想,对众将说道。大家讶然,连续作战,已经是兵疲马乏,理应凭城拒守,而不是主动出击…(未完待续。。)
完颜希尹一路突围到此损失惨重,又失去了翰离不处于明显的弱势,据理力争却难以说服宗翰,可他也明白这次不止是关系到他们能否安然返回,还关系到大金和南朝以后的两国政治走向,想了想言道:“既是双方各执一词,莫须叫皇帝定议!”
“不须,自家便可定议。当初起兵是,我父将天下让与太祖。十多年征战,夺得辽宋江山,亦有自家一半军功。灭宋之事,我自可主张,不须由皇帝定议。”宗翰摆摆手说道。
宗翰的话一出口,完颜希尹默然不语了,而兀术却是一脸愤怒。原来在金国立国之初,君臣的等级名分不像汉族皇朝那么严格,也就是说创业之时亲兄弟没有明算账,可能也是当时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所以一切都是含含糊糊,阿骨打大概说过共富贵平分权力之事,而此时宗翰旧时重提亲将首领的地位让与金太祖的往事,又以完颜族另一派系的首领自居,其意自明。
在座的众人虽然生气,,却又说不出汉人那套君尊臣卑的道理,会议不欢而散。完颜希尹和银术可等人商定等过了燕京就向皇帝建议放南朝废帝南归,重启和议,一是可趁南朝内部未稳定之时重整旗鼓准备再战,另外可以让南朝兄弟父子三、四个皇帝相争,必然会有人想借助金国的力量上位,金国便可在其中渔利。
兀术倒是赞成宗翰的意见,不能随便就放回南朝废帝,他们既然废了未除。那么就应该再次驱兵南下夺回来,不该与他们议和。但是兀术又特别害怕完颜希尹。所以也随完颜希尹一路。完颜希尹不愿意继续留在河间,想尽快北还。而宗翰当然也不想在这里与赵二决战,于是商定各自率领兵分道而行。现在由于翰离不兵败,河北西路已经尽被宋军收复,他们只有走河北东路一途。
这时有保定军的败兵跑回来报告,一部宋军突然出现,占领了城池。几个人都是一惊,而派出的侦骑也送回消息,被围在赵州的金军被尽数歼灭,完颜宗磬依然下落不明。他们以整军北上追击,前锋已经距河间不足两日路程。
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中,宗翰不想学翰离不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