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空降龙山(2 / 4)

,时间长了就可能被金军侦知,而汴京城中状况迭出,局势正趋紧张,赵柽知道赵构的耐心也快到头了,自己必须尽快采取行动了。

再者有消息传来,翰离不自赵州一战后,身体每况愈下,已经难以支撑,而他们储备的粮草已经不多,难以支持长久的围山,日渐炎热的天气更是他们的大敌,金军已经有了回军的意思,不再与他们纠缠。想要营救赵佶,必须早些下手了。

在莽莽大山,千军万马中找到一个人并不容易,各部斥候,山寨的探子全部出动,全力打探消息,同时在战术上给金军一种欲罢还休的感觉,让他们觉得只要再努把力,五马山寨就可以攻下,被抢走的东西失而复得,将他们黏在山中。

在这种两军攻防激烈的情况下,赵柽和薛海等人分析,翰离不将赵佶等人安置在中军周围才是最为放心和妥当的,所以侦察主要是针对中军大营周围展开,但是却一无所获。没有办法,赵柽只能做最后一次努力,也是有病乱投医,命前方各瞭望哨、观察所注意金军阵营有没有特殊和异常的情况。

就在这种看似没有办法的办法的方式下,设在最高峰铁壁关的瞭望哨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发现了龙山上的异常。那是一个孤绝之地,几乎没有什么战略战术价值,可金军却在山下布置了重兵,通往山顶的通路上也层层设卡,山顶上还布置了一个百人队守护那座玉皇观。

赵柽得报后亲自上山对龙山进行不间断的监视,终于在一个早晨看到了从观中走出的三个人,虽然无法看清他们的容貌,但是从举止和形态上可以辨别出他们就是自己苦寻的目标,原来女真人将他们囚禁在那座孤零零的山峰顶端了,让人想不到,也摸不着。

接下来两天时间,薛海和二娃两人不但修订他们的作战计划。从山脚向山顶发动仰攻的作战方案,已经明显不可行。因为这期间极有可能将赵佶秘密转移或是将其处决。可这个时代又没有飞机,连个滑翔机也没有,空降也没有可能,但是两个人都想到了当年王爷从繁塔上逃生的方式,可以采用三角翼渗透。

自从王爷展示了人类在天空中飞翔的奇特方式,三角翼滑翔便成了特战队和情报司行动队的秘密训练科目,经过两年的学习和训练,已经可以熟练的驾驭三角翼飞行。但是计划送到王爷那里,赵柽却犹豫了。

这次行动的难度太大,龙山顶峰的面积有限,稍有不慎便会撞山或是冲到山崖下。且为了能提高成功率,薛海和二娃的计划是利用黑夜的掩护渗透,在复杂的山地条件下,即使白天也很容易迷失方向,何况是没有导航的夜晚,危险性和不可预见性都成倍的增加。

即使渗透成功,安全的降落在峰顶,突击队还将面临三个主要难题。首先突击队必须迅速制服山顶上的看守赵佶的金军士兵,让他们没有时间和机会将其处决;其次能够派出降落到峰顶的突击队员人数不可能太多,按照计划是二十人,与防守的金军相比人数悬殊,处于劣势;再者金军将龙山打造的固若金汤,易守难攻,若想击溃守军成功撤出,也需再作进一步的谋划…

年底事情较多,更新可能会不大正常,大家见谅!(未完待续。。)

五马山群峰中有一座小山曰‘龙山’,高有五六十丈,周围被千沟万壑所孤立,可谓一峰突起,峥嵘雄秀,四周皆是悬崖绝壁,上山的道路只有在西侧一条五六尺宽凿石为阶的山路,两边山峰对峙,路就在中间的谷中。龙山东侧有一高峰,宛如屏障,中间隔有‘断山壕’,将两山分开,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顶部平旷坦夷,有百十亩大小,在山顶上建有一玉皇观,规模不大,观周围有台阶,观堂三间,当中是五间的正殿,左右两边是各有偏殿,进深两丈有余,殿中供奉着玉皇大帝和西王母。

峰顶上也意境别开,草木繁盛,恍如世外桃源。站在上面周围的美景尽收眼底,大千气象一览无余,那种俯瞰人间的震撼足够让你过一把帝王瘾。此刻的龙山倒是名副其实,观中住着‘一条龙’,大宋太上皇赵佶。

此时天色已晚,一轮皎月挂在天空,‘住在’殿中的赵佶扒着窗棂仰望,心中不胜感慨,他们在真定城下辗转数地被带到此处,关了五六天了,每日只有清晨可以在殿外活动片刻,大部分的时间都和两个儿子‘住’在殿中。

赵佶虽不知自己身处何方,但是每天都可以听到金鼓声,喊杀声,看到冲上去又退回来的士兵,甚至有时还能隐约望见宋军的旗帜,他知道自己还身处战场之上,在大宋的土地上,而他也明白女真人是遇上麻烦了。

“大王,给些水喝!”信王赵榛对守在门外的金军士兵比划着陪笑说道。女真人每日只给两顿饭吃,好坏先勿论。量也很少,他们只能先紧着父皇吃饱。哥俩儿才能分些剩饭充饥,到晚上饿的难以入眠,只能要些水喝糊弄下肚子。

“哼,没有!”守门的女真士兵只是冷哼一声,用生硬的汉话说道。赵榛倒也识趣讪笑着坐回自己的草窝,他知道自己再说,等着他的就是马鞭,再说他也听不懂。

“唉…”听着儿子腹鸣如鼓的‘咕咕’声,赵佶叹了口气翻身跪倒在玉皇塑像下默默祈祷老天能保佑自己脱险。可两行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