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占据汴京(2 / 4)

是钱官家,谁做皇帝,我等小民都得该吃就吃,该睡就睡,难道还要‘死了张屠户就吃带毛猪’不成?”

赵勇曾告知城中百姓,允许他们出城采樵,但是即使这样,张邦昌等人仍然拒绝了城外中兴军的好意,他们担心一旦城中百姓尝到了甜头便会去而不返,或是借机闹事,威胁到他们的安全。众人哪里敢和这个范屠夫理论,都慢慢四散回家,一路之中骂声不绝,发泄自己的不满,而范琼更是严守城门,不准百姓偷渡出城,军队防民甚于防贼!

城中战死、饿死及死于官匪、金人手中的人数众多,甚至举家遇难,因为无人安葬而暴尸街衢。此刻天气转暖便引发了疫情。张邦昌下令官府加紧救济,他带了十名医官,给病人诊治服药。用炒熟的黑豆和甘草熬汤服用,成为围城中流行的有效医方。

太学坐落在朱雀门外御街以东,平时有太学生几千人,分住七十七斋。金军围城之初,还剩下七百多人,如今已有二百多人病死,自己也亲自前往太学慰问。他来到养正斋,见到一个卧病的太学生,名叫黄时偁。他在徐揆被害後,曾继续上书宗翰,请求放还官家。

张邦昌到他床前,这个奄奄一息的病人突然用响亮的声音发问:“古有伯夷、叔齐,耻食周粟,而饿死於首阳山。今日是叫我服大宋底药,还是服伪楚底药?”他在吃惊之馀,感到这是一个表白自己的机会,就说:“你乃是服大宋底药。我无意於神器,忍辱负重,只为使万姓免於涂炭,此心此志,可以质於天地鬼神!”

黄时偁用微弱的声音说了一句:“感荷大宋底张相公!”就瞑目而逝。张邦昌抚尸哭了一场,心情更加沉重,但他仍希望将皇位还与赵构,所以在接到中兴军的传书后,依然不肯开城。

此时赵柽得了太上皇的衣带诏,示于前来谈判的王时庸眼前,他观后大惊,无法再以太后之命搪塞,而宗泽则表示如果两日内再不开城,将引军攻城。王时庸大惊急急回城后,告知张邦昌和众臣,大家一时都没了主意,便推到了孟太后面前。孟太后听闻毫不犹豫的下令开城!

四月二十五,在城外驻守了二十天的中兴军龙将两个旅开入汴京。宗泽到任后,对内恩威并用,以恩信招抚盗贼收为己用,又坚决镇压了一批勾结金军抢劫民财的民族败类,顿使汴京的秩序为之一肃。宗泽到任后,对内恩威并用,以恩信招抚盗贼收为己用,又坚决镇压了一批勾结金军抢劫民财的民族败类,顿使汴京的秩序为之一肃。

而对汴京外围,包括较远的两河地区,宗泽则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招抚各路抗金义军之上。当时河东义军首领王善,号称聚众七十余万,并有战车万乘,声势极为浩大,有趁机占据汴京的意图。宗泽闻讯后,立即单骑来到王善营中规劝,王善听完之后深受感动,立即向宗泽表示归顺。

除王善的队伍外,当时两河地区还有“八字军”、“红巾军”、“五马山寨义军”等多只抗金义军的存在,宗泽接连派人与他们取得联系,或招抚、或结盟,短短几个月内,云集在汴京城外的各路义军就已达一百八十万之多,宗泽便在开封十六县境内,修建了二十四座堡垒,又沿黄河设立营寨,互相连接,密集得像鱼鳞一样,叫做“连珠寨”,经过这一番整顿,整条汴京防线已成为不可逾越的坚强壁垒…(未完待续。。)

琢磨明白了的赵柽没有像赵桓那样打着滚的不肯登基,也没有像赵构那样羞羞答答,欲拒还迎。但是他也没有开坛即位登基,而是以一种是王非王的形式走到了前台——奉诏监国。

赵柽的做法首先得到了宗泽、陈遘等人的支持,随后他以上皇赵佶的‘背心诏’和随身御印传檄天下,奉诏监国代理国事,同时他派人护送曹勋携带韦氏的信物前往山东去见赵构,表明自己的身份。

与此同时,赵柽委派宗泽返回汴京传诏,收拢义军,追击金军。命令赵信率领狮将南下中原与己会合。让陈遘前往传诏东南各路官员筹集粮草军饷资军。对于自己的偶像赵柽却委以重任,将他提拔为河北西路兵马都部署,设衙招募训练新军,配合中兴军作战,自己现在给了他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就看他怎么发挥了。而赵柽兵进真定迎击金军…

在开封的赵勇也接到了王爷的书信,他拿了急忙去见何去非等人,却见李峻早在那里愁眉苦脸的坐在堂上等待。

“李司长,这是怎么啦?”赵勇急忙问道。

“都帅你看!”李峻将一封书信递给了赵勇道。

“装神弄鬼,玩火**,悬崖勒马,回头是岸!”赵勇展书笺读道,“什么意思?”他又反过来调过去的看了个遍,一张纸就这没头没脑的十六个字,不过他也看得出是王爷的手笔。

“唉,这次我是死定了,王爷已经知道我们所为了!”李峻说道。

“什么所为。咱们不是一直按照王爷的指示行事吗?难道你背着王爷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赵勇笑着说道。

“唉,跟你说不清!”李峻再叹口气道。自己和几个老头所为都是瞒着赵勇的,现在跟他如何说得清楚。

“那你便跟王爷去说。只要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王爷不会苛责你的!”赵勇见他不说,也不再深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