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国号大楚(2 / 4)

这么一来,老百姓都把矛头指向了张邦昌,说你不能连累我们,你不当皇帝我们就全完了,坚决要求张邦昌当汉奸。群臣也一再上劝进表,说就你合适,你必须得当这个皇帝。

在金国的强势压力下,张邦昌只得就范。三月十五日,金国正式册封张邦昌为大楚国皇帝,负责统治管理河南、河北、山西等金国的占领区,当然这个大楚国是属于金国的附属国,一切都要听从金国的指挥。

强敌压境,群臣劝进,老百姓呼声也很高,张邦昌只好接受了金国的册命,并命他建国号为大楚,定都于金陵。他受命之后大哭不止,可是又面向金国方向下跪,恭恭敬敬地接过了金太宗传下来的诏书。赶到皇宫去接受群臣朝贺。老头从尚书省出发,哭哭啼啼地上了马,比赶赴刑场还伤心绝望。

张邦昌走到大庆殿,看到空空荡荡的御座,触景生情,悲从中来,放声痛哭,他一哭,底下的大臣也念及旧君去了遥远的北国,生死未卜,都陪着他一块儿哭。想来张邦昌此时的心里也是十分矛盾,既知道自己根本就坐不住这个皇位,又很想过一把皇帝瘾,不知究竟该如何是好。

在接受百官朝拜时,张邦昌不敢坐下来,只是面朝东方拱手站着,与百官交谈也不敢称“朕”,而是以“予”自称,倒是王时雍、范琼、吴幵、莫俦等几个败类,却一个个自以为立下了拥立新君的大功,美得眉飞色舞,看上去要比张邦昌还兴奋几分。

而此时却也有人不甘心,吴革召集数百军兵,谁知道他率手下行至金水河时候,眼中见到的已经是范琼率领的军兵早在严阵以待了。直到这时候,吴革还没能清楚自己事变早就被人侦知,范琼将吴革擒斩,其子、手下将校百余人尽数成了刀下之鬼。消息传出,识与不识都是怅然涕下。

其后张邦昌代表自己的伪楚政权,来到青城向金国二位元帅致谢,并提出了七项要求,分别是:一,请求不要毁掉赵氏的陵寝和宗庙;二,请求免于索取金帛;三,请求留存汴京的城楼;四,请求等给三年时间修建金陵宫殿,届时再将都城迁移过去;五,请求金国五日内撤军;六,请求以帝为号,称大楚帝;七,请求借金银做犒赏之用。

解决了后顾之忧后,粘罕和宗望正式开始撤军北返。三月二十七日这天早上,张邦昌带着伪楚国的文武百官和军民人等,出南薰门到达五岳观,对着金营方向遥拜辞别二帝,数十万人齐声恸哭,竟有号绝而不能止者,整个汴京城头愁云一片。

此次金军俘获、皇后、太子、嫔妃、帝姬、宗室、王公、大臣以及被掠走的宫人、内侍、倡优、工匠甚至是无辜百姓等一万四千余人,由于劫掠的人俘、财物过多,金军只能分期分批撤退,他们被分成七个批次,翰离不押送赵佶及大部分皇子、皇孙、公主、嫔妃向滑州进发,而宗翰则押送赵桓及部分文武大臣向郑州北进。

这可能是整个中国历史上身份、地位最为高贵的战俘团,其中包括两名皇帝、几十名皇后、嫔妃、皇子、公主以及大量的宫女、太监、工匠等等。在金军的押解之下,凄凄惨惨,迤逦北上,踏上了未知之路…(未完待续。。)

金人又命宦官邓述开列出未出城的诸王、皇子、皇孙、后妃、帝姬名单,责令开封尹徐秉哲按数交出。徐秉哲便下令坊巷五家为保,不得私自藏匿,最终搜得三千余人,并将他们的衣袖系在一起,挽行遣送至金营。女真人将宋朝宗室尽数掠走意思十分明了,自然是为了断绝中原百姓的念想,好为新上台的傀儡政权打下良好的统治基础。

对于太子之事却费了些周折,给他们捣乱却是一直十分合作的孙溥。他是托孤之臣,他知道自己身受重托,如今人在他手中眼巴巴的消失,无论如何也无法交待。于是密谋想把皇太子匿于民间,然后寻找一个外貌和太子类似的,然后把宫中几个内侍和替死鬼一起斩杀,再就势杀几个死囚。女真人讨要时就推说是内侍想要劫持皇太子出城,谁知道事情败露,被城中愤怒的士民争相殴击致死,混乱中皇太子也被人打死了。

可孙溥找了五天也没人肯做,期间宣赞舍人吴革想带人保太子强行突围,但孙傅怕有危险,也不肯同意。直到三月五日清晨,赵桓又传来书信,称:“我因为失信,已被金国废黜,你们可速遣太子出来,安抚好百姓,不要阻挠金人,免得让我受牵连。”

而太上皇赵佶也在旁边批写了“速令太子前来”几个字,孙傅无可奈何,只好交出太子,并说道:“我为太子师傅,义当与太子共生死。”说罢将留守的职务转交给王时雍,自己护送太子出宫。

孙溥如此行事。实在是令人叹息不已。当初受命于危难之际就应当知道托付之重,若有心无力。大可请赵桓另择贤人,这时候事情已至不可收拾才选择一走了之、摞挑子。显得失策,陷赵桓于不识人,然赵桓所用多是夸夸其谈之辈。他这一走,把留守司的大印交在了王时雍的手中,从此以王时雍为首的宋臣更是以金人意志为意志,马首是瞻。

皇太子、皇后二位车驾出城。城中闻知消息的士民赶往南薰门,随着车驾奔走号啕,太子年纪还小,沿途他不住将手伸出窗外。向赶来送行的百姓们哭喊道:“百姓救我!百姓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