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京及邓州建总管府。知大名府赵野总北道、知河南府王襄总西道、知应天府胡直孺总东道、知邓州府张叔夜总南道,事得专使,财得专用,官得专授。
可事情也仅限于此,李纲被罢免后,赵桓重新启用老将种师道宣抚河东、河北,他见事不好,命南道都总管司和陕西制置司两路人马回援京师,却在井陉被金军击败,消息传到朝廷,少宰唐恪急忙召集众宰执商议对策…
“和约已成,金人自会守约。两军不战,勤王何益?再者京师缺粮,大军集于城下,朝廷将何以堪?速令返回原地!”耿南仲一听就急了,嚷嚷道。
“耿大人不要cao之过急,勤王之师,理应罢废,然而金人倘若来攻,何以应付?”唐恪还是有些心虚,反问道。
“少宰此言差矣,我们屯大军于城下,岂非更易遭金人猜忌,今尽解勤王之师,以表明我朝乃守约之诚心,且已割让三镇,金人为何还要兴兵?”耿南仲抚须大笑道。
“相公高明,三镇割之,诚不足惜,议和罢兵不予其由,大善!”唐恪连连点头称是,大有茅塞顿开之意。
“金人寡信,前事不可忘,事关社稷,然百官中定有异议,不可不防啊!”中书令何栗面有忧se地说道。
““太原、真定被围,不ri则失,三镇将尽归金人。割让与否,虚名而已。百官亦厌恶战乱,谁肯务虚名而召实祸?且李纲不在朝,彼辈又能如何?我辈数人,定则定矣!”耿南仲扫了堂上众人一眼,目光所过各人都低下了头不敢与其对视,这些人在他眼里尽是新晋,靠着自己才能站在庙堂之上,冷冷地说道。
“呵呵,耿大人说得极是,冯大人速下令,让两镇之兵各回防地,不得擅动,违者重处!”唐恪转身对知枢密院冯澥说道。
“慢着,金人不可信,勤王之军不可回,真定也必救!”正当众人以为议定,准备散伙的时候,赵柽站了出来喝道,众人才想起走了个李纲,来了个燕王,他们中并不是一团和气。
“割让三镇早已议定,何必多费钱粮,燕王就不要cao心了!”在耿南仲看来,燕王虽然上蹿下跳,但是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和议的事情一罢,也就是收拾他的时候了。
“三镇一失,河北难保,没有河北之防,金军尽可渡河来攻,则京师危机!”赵柽厉声说道,这些人真是脸皮厚的无底线,把卖国说得如此轻巧,将百姓轻易放弃,他心中的火腾腾的。
“燕王,大家知你好战,但不可妄战,以一地是百姓免于兵祸也是善事!”尚书左丞王寓劝道。
“放屁,我不言战,金人便不战了吗?天真可笑,相信金人无异于与虎谋皮,待金军再至城下,悔之晚矣!”看他拿着不是当理说,赵柽忍不住爆了粗口,王寓看燕王恼了,不敢再说,讪讪退到了一边。
“燕王,朝堂之上,怎能口出不逊,真是有辱斯文,不怕辱没了皇家!”要说前两年在此情况下,耿南仲还真不敢跟赵柽叫板,可现在不同了,燕王已经不在他眼里了。
“老匹夫,皇家也是你可随便评判的,你当着我赵家的官,吃着我们赵家的,却出卖我赵家的疆土,你还大言不惭教训本王!”赵柽上前一步,嘭的一把抓住耿南仲的胸襟骂道,“都说君辱臣死,皇上被人欺负到家门口,你还活着干啥!”赵柽恶向胆边生,挥拳就打…(未完待续……)
()赵柽上班十来天了,却没有任何实际负责的职事,每天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办公室中喝喝茶,翻翻书,熬到中午上外边酒楼吃午饭,然后回来补个午觉,睡醒了便到了下班的时间。而枢密司的大小官员见了他虽然十分恭敬,却也从不多话,更不要说请示汇报。这种不冷不热,不紧不慢的ri子赵柽觉得自己就像前世退居二线的老干部,不打卡、不签到、不坐班,看看文件,开个会,溜溜达达混一天。而赵柽却更惨,连各地的战报都看不到。
又混到了饭点,赵柽叫上见喜找地方吃饭,他不用回头看也知道身后跟着个尾巴,他十分明白自己,皇帝哥哥的目的就是将自己当猪一样养着,将他禁锢在两点一线间,不让他知道外界的一切,让他变成傻子、呆子,磨掉他的ing子,直到过年一刀了断…
但是即使是一只猪,也不会老实的任人宰杀,何况是赵柽,他现在是没事就上书要求整军备战,只要他参加的会议,不论是什么会,什么议题,他都要大谈对金作战,而他的话往往会引起主和派的驳斥。..
那么朝堂上就会上演燕王舌战群儒的壮观场面,结果就是鹰派和鸽派吵成一团,结果就是什么事情都没有结果,半个月过去了,大宋的和议使还没有选出来,而口口相传之下,燕王坚决抵抗的态度广为人知,加上他曾屡被金军的经历,隐隐已经成为李纲之后最为坚决的主战派!
现在皇帝对赵柽的监视更加严密,不仅上下班有人陪着。就是与谁说过话,和谁有过接触都会被人调查。而他的王府周围虽经驱赶,但是那些人都改头换面纷纷变成了小贩、游方僧人、收买线人。在自己的府前买了商铺,监视着出入王府的人,威逼利诱府中的杂役、仆人,试图向府中渗透…
“王爷,您来了!”赵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