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借刀杀人(2 / 4)

“此事很有可能,可当日我们宋金并无冲突,正联手灭辽,他这么做又是为什么呢?”习古乃想了想说道,燕王总不会长着后眼能看到今日宋金交恶!

“当日刺客送来两个宝箱,第一个箱子中装得是先帝传位诏书,而另一个爆炸的箱子的东西虽被炸的粉碎,但是事后拼凑,却是调兵虎符和国玺,当时先帝自知不久人世,想那些东西必是先帝遣人欲送回给朕的,能知道此事的人肯定不多,而咱们军中无人精通火药的使用,做出那么精致的装置,如果朕当时被炸死,那…”吴乞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皇上的意思是,都帅和燕王联手做的这件事情?”习古乃是当事人之一,行刺吴乞买的事情扑朔迷离,一直无法查清真相,而送箱子的人也一直没有找到,现在将两个人放在一起,真相似乎已经浮现出来。

“如果行刺得手,当时能够继承帝位的只有都帅,他是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继承帝位,而燕王身为皇子,当时和都帅一样却没有被立为太子,那时都帅便可以一国之力助其上位,他们真是好算计啊!”刘彦宗感叹道。

“哼,这就可以解释斜也为何一直对处置燕王的事情态度暧昧,总是在人前吹捧他,要不是今日偶然说起,朕还当他们只是惺惺相惜,原来是早有勾结,你们看此事如何处置?”吴乞买冷笑着说道。

“皇上,臣以为此次出兵不宜再以斜也为帅,以防万一!”刘彦宗说道。

“不可,斜也近年一直抱恙,都帅也只是有名无实,现在他与燕王勾结也只是猜测,如果这次因此免去其职,只会打草惊蛇,引起他的警觉,他孤注一掷与燕王勾结反叛自立,不但无法实现南下之愿,还会使国家陷入动乱!”习古乃说道。

“如果我们坐视不理,可终是隐患,皇上不能不防啊!”刘彦宗急切地说道。

“我们不是不理,斜也与燕王互为支援,我们只要断其一,事就难成,所以当务之急是如何将其置于死地,而不是自乱阵脚。”习古乃说道。

“国相,想你已有解决的办法了。”吴乞买听他说的有理,点点头道。

“如今燕王失势,他被召回肯定也会被新皇所囚,我们正好利用和谈逼所他为质,燕王要是明白人,与皇上合作,我们就不必再担心斜也,还能获一臂助,轻取汴京!”习古乃说道,“可他要是不肯,我们也只能将他杀了,以绝后患!”

“如果宋帝不肯让他为质呢,毕竟他们是兄弟,而且正是用人之时,真可借助燕王之力对抗我大金!”吴乞买又问道。

“嗯,我们可以让斜也给燕王写一封信,招降于他,如果宋帝不肯,那我们就将这封信泄于宋帝,那时不用我们动手,宋帝就会将他杀了!”刘彦宗又献一策道。

“好一个借刀杀人,燕王在大宋声望颇高,如果宋帝将其处死,必引起公愤,我们正好可借此用兵,不愁饮马长江!”吴乞买十分满意地夸赞道。

金国这边计议已定,磨刀霍霍准备南下,而大宋却还在为是战是和,两派争论不休,为让哪位王爷为质,派谁前去和谈扯淡,全然没有将备战放在心上,更没意识到金国经过精心周密的策划,已经紧锣密鼓地完成了第二次南下的战略布署。(未完待续。。)

当年的宋夏之战,势如破竹的察哥大军突然惨败,以致到了灭国的边缘,而这支扭转战局的手就是河东军的参战;灭辽之战时,金国连下辽国四京,却在西京碰的头破血流,败于一支异军突起的德州军;攻宋之战,金军先后惨败于河中军和德州军之手,可又突然多出了一支水寇。

大金国的精英们很快便还原了与这几支军队有关的战争,意识到他们虽然名称各异,似乎也是各有统属,但他们手中的武器表明三支军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最早他们露面时只不过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大宋燕亲王的亲军,而随着燕王的权势的增长他们也迅速的膨胀,成为威震河西的忠勇军。

而正是在女真攻辽西京的时候,忠勇军正是撤离灵州,他们其中一支分队又恰恰在那时失踪在风暴中,当时这件事闹得很大,大宋派人四处寻找他们的下落,最后却是无果而终,可西京却突然多了一支德州军,开启了金军在西京的厄运之门,保住了契丹人的最后一块土地,收留了辽国皇室的血脉!

种种迹象表明两军同处一源,而那支水寇虽然是头一次出现,但是他们高超的战术,娴熟的作战技巧,表明他们也绝不是头一次上战场的初哥。能一次调动十数艘二千斛的大船,万斛的海舶,说明他们也绝不会是什么水寇,而是一支有严密组织的军队。至于它的出处,忠勇军可以分裂出一支德州军,同样可以再弄出一支水军。

摆在眼前的事实让金国的一干战将们震惊不已。意识到自己遇到了起兵以来最大的障碍就是大宋燕亲王,他就是一次次将女真战无不胜的神话击得支离破碎的幕后黑手…

“我曾经多次说过燕王不凡。绝不是个无名之辈,可你们却总是以为我妄言。现在信了!”完颜斜也看着自己这帮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子侄们悠悠地说道。

“都帅,我们过去确实小看了他,可他有如此伟略,为何却一直难得重用呢?”宗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