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蛛丝马迹(2 / 4)

到客栈。他们边走边看。城中手工作坊、铁铺、金银店、制车店、酒楼、茶坊、勾栏、瓦舍随处可见,商贾百市,车水马龙,一片兴盛,虽比不上汴梁,但交通状况比之大宋的汴梁要好的多,起码没有人占道经营,导致皇上出行都不得不减少配置,缩小仪仗规模。

他们首先没有进入南城却在北城闲逛,不是他们不想急于完成任务,而是北城虽是市井,但这里云集着各地往来的商队、三教九流混杂其间,各地进京办事的都会流连于此,是消息集中也是传播最快的地方,如果想要了解一个城市的状况,获得些小道消息那是最好的地方。

从日出东方转到太阳照到脑瓜顶,二娃三个人只转了不到一半,早已饥肠辘辘,“雷哥,咱们找个地方歇歇,肚子都造反了!”李天走一步,蹭两步地说道,少了张魁他话都少了许多。

“好啊,咱们找个地方吃点东西!”二娃看看蔫了唧的李天笑笑说道。

“太好了,那边有个小店路过时我看过干净,也还清净咱们去那里!”一听有的吃,李天立刻兴奋起来,指着身后的一间饭铺说道。

“不好!”二娃摇摇头道。

“那去哪里,反正今天不要想一碗肉粥,两个烤饼打发我!”李天的脸马上耷拉下来,这些天为了节约开支,吃饭都是简单的不得了。

“呵呵,咱们上前边那座酒楼,你随便吃!”二娃指了指前方街边的一座酒楼说道。

“哦,你不会诓我,咱们的钱还够吗,不会是弄壶水在那里坐半天!”李天看看酒楼又疑惑的瞅瞅二娃,冷笑着说道,在这地方茶水都是奢侈品,按这几天的消费额来说都不够一壶茶钱,他不相信二娃会大出血。

“随便!”二娃不再理他,拉着清羊边走,李天迟疑了一下跟了上去。

眼前的酒楼虽然不若中原布置的精致,却也有了一定的规模,楼下便有七八十个散座,二娃三人选了一个靠窗的桌子坐下。现在随着女真建国不断南侵,并很快具有了辽国的大片土地,也带来了些饮食上的改变,但由于这里盛产马、牛、羊、猪,且河流众多,肉类和水产品还是占了主位。

几个人点了菜,也无例外的都是些肉食,大盘盛了上来,几个人边吃边听邻桌的人说话。因为这里不讲究什么儒家的‘食不言寝不语’,更不受那些规矩的约束,而他们也都不拘小节,喜欢热闹,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里,所以都表现的异常豪爽,高声谈论,根本不用特意去听,就知道他们说些什么!

现在燕京战事刚刚结束,他们的话题自然围绕着皇帝亲征的事情,这些人倒是没什么避讳,谈论皇上就像说起他们家的邻居,一些在他们看起来不过平常的琐事,听在二娃他们这些人的耳朵里却都是难得的情报。

“清羊,打听下他们的东西从哪里买来的!”旁边的一桌人的言谈引起了二娃的注意,而他们的桌子上却摆放着一副晶莹剔透的手镯,一个女真人正吹嘘他了大价钱才买到的,还准备拿了钱再去买些高丽的香水,这让他眼前一亮…(未完待续。)

()两只箱子不大也并不重,由阿骨打的亲卫押送必然是重要或是贵重的物品,但为何却又派出一支仅有十多人的小队押解呢?这一切都让人捉摸不透,解开谜底的唯一方法就是打开箱子,可大家虽然都好奇箱子中到底装了些什么,但是在没有把握将他恢复原样的情况下谁也不敢动。

收拾押送宝箱的皇家亲卫,掩埋好尸体,将现场清理干净,一帮人再次上路。清羊变身成了金军百户,手持金牌负责与女真人打交道,韩隼和薛海负责探路,其余的四个人守护宝箱,分好工后他们匆匆上路。

穿着三四十斤的铁甲在烈日炎炎下骑马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铁质的甲片快速的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人捂在里边就像在蒸锅中,等汗流干净的时候,就变成了煎锅,把人折磨的疲惫不堪,即使对于接受过残酷训练的人也并不是件舒服的事情。等他们勉强行到榆州时,人几乎虚脱,不过金牌真得好使,他们很快便被安置在了驿馆中一处独立的院落中,并送来吃食,可这时候谁还会有胃口,都恨不得扎到水缸中。..

安顿下以后,韩隼便出门到指定的地点接头,但是很快便失望而归,这里的联络点也已经撤离,这让大家紧张起来,他们不得不考虑做好单干的准备,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刺杀任务。一夜无眠,二娃决定尽快赶往上京,途中不再浪费时间寻找联络点,一切等到达上京后再说。

次日天刚亮。小分队便从驿馆出发上路,在一僻静处换下了身上沉重的铠甲。将宝箱一道伪装成寻常货物,让副马驮了。途中也尽量不住驿馆,遇到拦截便以金牌遮掩。韩隼没有对二娃的做法提出异议,他同样感觉到了形势的严峻,伪装赶路不但可以避免泄露行踪,而且能够尽快到达目的地,也许那边还没有接到撤离的命令,能侥幸找到人…

金国的上京并不在辽国的上京,而是在原辽国东京道的宁江州,这里是完颜部的世居地。宁江州曾是辽对女真边境贸易的第一商埠重镇。海东青、北珠等许多名贵特长在这里交易,而辽国贵族和商人依仗宗主国的地位,强卖强卖,并公然把这种欺凌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