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感情(2 / 4)

杀了他!”听到赵柽口出秽言,萧崇杰恨恨地说道。

“大哥,不可!”赵信看着王爷渐远的背影消失在腾起的烟尘中,头也不回地说道,心中却暗暗发笑,“王爷还是那么小心眼,刚才那句话肯定是‘报复’自己惊扰了他的祭奠!可我的头发真的丑吗,就因为这个他没有认出自己吗?!”她又患得患失起来。

赵信摸了摸垂在耳边的发髻,不禁黯然,契丹的女子只有成婚后才能留长发,而少女必须剪去头顶头发,在前额垂刘海,仅两鬓上方可留长发,垂于耳侧梳成双髻,其余的地方都不准留发,这当然不如中原女子的发式好看,也难怪王爷说自己丑。

“为什么?难道你认识他吗!”萧崇杰向前走了两步不解地问道。

“不认识,看那人的气派肯定是德州城中的大人物,咱们杀了他岂不和德州结仇,平白多了个敌人!”赵信否认道。

“德州军先败后胜,看来代价也不小啊!”萧崇杰虽然将信将疑,但是妹妹的说法又让他挑不出什么毛病,看着眼前铺满整个山坡的一座座坟茔笑笑说道。

“嗯,但比之我们原州军却又强了不知多少倍,当时我们碰到的不过是金军的偏师,却损兵近半,精锐几乎耗尽才将其击退。而德州军组建不满一年,遇到的又是完颜斜也率领的主力,不但击退了他们的进攻,还让完颜斜也大伤元气,无力再进攻西京,我们不能不服啊!”赵信在坟茔间穿行,仿佛又回到了昔日战友的身边,可墓碑上的名字却无一相识,但刚才她分明听到王爷念叨的那些名字都是忠勇军中的将士啊?

“唉,我们原州军要是能有如此实力,何苦受他们调遣!”萧崇杰不无羡慕地说道,他跟金军作战经年,当然知道完颜斜也是什么人物,也知道金军主力的战力,事实让他不禁丧气,自己前有悍敌,旁有强邻,想出头并不容易。

“是啊,德州军如此强悍,无论是谁都会想和他们结盟!”赵信站住脚,看着眼前的墓碑,忽然想通了,德州军即使不是王爷组建的,也必定与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说明王爷已经暗地里插手辽国的战事。

“小妹所言极是,西京方面肯定是要下力气拉拢,只要他们肯听话,萧察剌就能凭此在西京站稳脚跟,我们不能坐视不理!”萧崇杰也想到了,谁得到了德州的支持,那么实力就会大增。

“想与他们结盟恐怕不易,不拿出点诚意,付出相当的代价,难啊!”赵信苦笑道,大哥真是异想天开。

因为忠勇军组建之初就是以辽国和女真为假设敌,组建的商队收集的情报也多是关于两国的,西夏只是王爷的练兵场和垫脚石,所以对王爷插手辽国战事与女真为敌,赵信并不感到意外,而王爷做事向来精明算盘打得叮当响,想从他手里弄出点东西就得先做好吃亏的准备。

“你们真好,王爷还记得你们,可如果我哪一天也和你们一样,不知道王爷是否还能记起我这个忠勇军的叛将!”赵信看着坟前还未熄灭的香烛,供在灵前的粽子,不免悲从心来,喃喃自语道。

“五妹,你真的不认识刚才那一伙儿人?如果你与他们熟识,咱们正好可以借机和他们联手对付西京!”萧崇杰看着妹妹悲戚的样子,显然与这些死人相识,且感情深厚,再次追问道。(未完待续。)

()今日是五月端午,辽国人同样过这个节日,但是内容却不禁相同,他们在吸收中原地区和其他民族的端午风俗,并按本民族的习俗加以革新而成的。辽国是没有粽子吃的,也没有龙舟赛,但是却有中原没有的制艾衣、食艾糕、饮大黄汤、射柳和打马球等风俗。

既然过节,除了值守人员全部放假一天,赵勇和乔坤与民同庆。赵柽一早便带着旺福与一个小队的近卫悄悄出了城。

..

大败金军后,赵勇命人收敛了阵亡将士的遗体迁葬到城外的这座小山上,刚过了几日,坟上已经长出了稀疏的嫩草,给坟丘染上了一层淡淡绿色,显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但是下面埋着的人却长眠不起。出身忠勇军的将士葬在了土山的东南坡上,这样可以让他们时时远眺自己的家乡。

“兄弟们,王爷来看你们了,给大家带来了亲手包的粽子!”旺福领着几个近卫在每个坟前都燃起一炷香,又摆上两个粽子,插上一枝艾草,旺福一边放一边以袖拭泪喃喃地低语。

这些人很多都是出身襄邑旧府,相互熟识,可现在这些人战死了,碑上镌刻的却是假名,他们的真是名姓却深深的镌刻在兄弟们的心中。

“王爷,准备好了!”旺福点燃一束香递给王爷低声道。

“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赵柽拜了三拜,将香插在香炉中,旺福点燃了纸钱。渺渺的轻烟,如蝶飞舞的纸灰。一股悲怆涌上心头。 ..

“兄弟们,我来看你们来了。给你们带来了粽子,还有咱们府中产的酒,大家都起来吃、喝!”赵柽端起一碗酒喝了一口,然后将残酒泼入火中大声说道,就如同过去一半,可话音刚落耳边却突然传来一声女子压抑的惊呼声,将祭奠的众人吓了一跳,难道这其中还有女鬼…

萧崇杰看着赵信惊恐不安的样子意识到了妹妹的不对,顺着她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