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尊严(2 / 4)

是您的人,我骂您不就是骂自己吗!”徐彪没想到王爷这么能联想,他敢顶撞王爷,决不表明他不忠信于王爷,他急忙解释道。

“徐彪,商人是唯利是图,否则也就不会有生意之说,但是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只是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商人追求的是金钱;你作为一个军人追求的是战胜敌人,封官荫子,对不对?”赵柽正色对徐彪说道,他见其点点头表示承认又说道,“你想去年咱们征战西北,河东、河中因为战乱,田地荒芜,粮食歉收,又涌来十数万的流民,咱们手中无粮、无钱如何处置?我想你也是挨过饿的,其中滋味不用我说!”

“嗯,从我记事起到进王府之前,就没吃过饱饭,想着只要能给我吃上顿饱饭让我干啥都行!”徐彪点点头道,自己要是能吃饱饭也不会被家人卖进王府为仆。

“西北不能说一无是处,咱们这里有盐,可人又不能光靠吃盐活着,要把这些换成钱,换成粮食,那就需要买卖交换,就需要商人帮助,如果没有他们别说你还能有劲儿在大路上耍威风,早就把你饿趴下啦!”赵柽说道,“赵智,他不是讨厌商人吗,为了不让他饿死、冻死,他下月的军饷就都给换成粮食、布匹,省的让他为难!”赵柽说罢转身走开了。

“王爷,别呀,千万别这样,都是我错了还不行吗?我这次是真服了,要您还不解气,您就再打我二十军棍得啦。。。”徐彪一听就急了,大声嚷嚷着,宋朝与前代政府主要依靠向民间征收粮食、布匹等实物并进行分配不同,而是发放货币。徐彪每月有一百二十贯的俸禄,要是换成粮食那就是一千多斤啊,每天让他带着个粮囤行军打仗还不要了他的命啊!

“别嚷嚷啦,你就是个嘴臭,明明是匹好马,结果就卖个驴钱,这次你又惹怒了王爷,我看你又有的苦吃了!”赵智拉住徐彪悄声说道。

“都指挥,我已经认错了,其实我也知道,咱们忠勇军都是靠着府中的几支商队东奔西跑的养活着,只是有点不服气王爷对他们的态度,何必低三下四的给他们让路呢?”徐彪看看王爷的背影摸摸脑袋苦着脸说道,心中暗暗后悔,刚才脑子一热啥都敢讲,忘了王爷那整人的手段是样百出,弄不好王爷真会给他弄辆大车让他们每天拉着粮食四处走,那时自己这个骑马的将军就变成了赶车的车夫了啦,更不要提所谓的尊严了。

“好了,王爷如此做必有其深意,你以后真得好好管管自己的脾气,说话过过脑子,否则将来怎么能领好一将之兵啊!”赵智叹口气说道,对这个活宝他很无奈。

“我就一指挥使,领什么一将之兵!”徐彪呲笑着说道,可又猛然发觉不对,“都指挥,是不是你也要走啊?”

“我能上哪去啊,这龙将都指挥使不过是临时代理的,回到太原必然还会去管你们的吃喝拉撒,王爷本想让你接替我的,可你不但违了将令,还拐弯抹角的将王爷给骂啦!这事恐怕悬了,弄不好就落到了郑平的头上了!”赵智笑笑说道。

“其实这个都指挥使我倒是不愿意非得干,可要是让郑平这小子以后管着我可不行,我得再去跟王爷说说!”徐彪一惊,郑平跟他一直互不服气,他要是当了都指挥使,自己以后还怎么混啊。

赵智看看火燎屁股似的徐彪去找王爷,笑着摇摇头,他过去一直为自己不擅长领兵而苦恼,今天却从与王爷的谈话中,忽然想通了一件事,战胜敌人不一定是非要在战场上,这些匆忙经过的商队一样可以成为自己的军队,他们手中的货物也能变成射向敌军的炮弹,自己要开辟一个新的战场找回作为一个战士的尊严。。。

()法国学者谢和耐说过:“从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中国社会的总体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在上层精英和民众集团之间,一个极不相同又极其活跃的阶层出现了,并开始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这个阶层就是商人。这股新兴的势力慢慢地削弱了中国社会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在宋代时期已经透出了中国的近代曙光。大家所公知的宋代对商人阶层的认知有了极大的进步,可谓情势大变,其地位不再像前朝那样低贱。诸如不得穿丝绸衣服、不能骑马乘车等规矩早已废除,商人及其子孙不能参加科举和当官的禁令也不再执行,人们不以经商为耻。但事实并非都是如此,商人的地位虽然发生了变化,可毕竟宋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商人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贱者’的地位。

首先,商人是政府剥削、压榨的对象,也是各级官员敲诈、勒索的目标,他们依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宋初政府确实采取保护商业流通的政策,因而商税较轻,可一旦政局稳定,商业活跃起来后,政府便不再减轻税收,甚至加倍勒索,建立起自汴京至墟市的全国商税网,不出一县有时就能碰上十来个税卡。

其次,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政府对各阶层的服饰和交通工具都有明确的规定,商人是被排在‘工’之后,是作为社会下层来对待的,乘坐的轿子都只允许二人抬。即使后来商人打破了这些规定,但是他们也是在官府睁只眼闭只眼的情况下实现的。

再者,商人可以参加科举,其实在宋初这也是严令禁止的。到了英宗时期,才有所放宽,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