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口喊道,却猛然jing悟,那个ri夜伴随在自己身边的人在自己大婚前夜已经离开了。
“你们还不快伺候王爷、王妃更衣!”见喜立刻发现王爷失言了,立刻指挥着几个丫鬟上前道。
“见喜,赵信是谁?”朱淑真听了却是觉得不妥,并没有动问见喜道。
“哦,禀王妃,赵信是王爷的侍卫长,王爷的起居一向都是由他负责,突然间换了人,王爷还不习惯!”听到有人叫见喜,他也不大习惯,过去府中也只有王爷和大官敢这么直呼其名,其他人见了谁不是得叫‘爷’,可现在多了个王妃,自己也得重新适应,他答应一声赶紧禀告道。
“见喜,不要啰嗦了,还是你来!”因为换衣时,丫鬟不小心碰到了王爷的断指,钻心的一疼,赵柽闪了下身不悦的说道。
“是,二爷!”见喜看王爷的脸se不好,知道刚才这一声又勾起了王爷的心事,急忙摆手让丫鬟退下,亲自上前打理。
“王爷的手是怎么啦?”朱淑真这时才发现王爷的手上缠着布,上面沾着点点血迹,出声问道。
“王妃,是王爷。。。”
“掌嘴,规矩白学了!”一个丫鬟刚说了半句,便被见喜打断,立时有人进来将那个丫鬟带了下去,见喜这时转身又道,“王妃,王爷的手指是练武时不小心碰伤的,养几ri便好了!”
“哦!”朱淑真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对见喜的话却不信,刚才他的举动已经让她明白见喜并不想让她知道真相,这让她不安的同时也知道了王府中是不能乱说话的,便不再问起此事缘由,而是上前小心的亲手为王爷更衣。。。
按照礼仪,亲迎次ri,新妇早起,沐浴盛装,准备拜见公婆,此礼标志妇道的开始,皇家也不能免此规矩。一早,两人便进宫拜见父皇母后和各宫娘娘,当然谁也不会白了他们,都有赏赐。
实际上,不但拜见公婆,其他尊长亲属也要拜见。赵氏开国后,以太祖、太宗和廷美三系为正宗,传国近二百年各系子弟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到了此朝袭爵的嫡系也有上百家,姑舅长辈都要一一拜见,可谓辛苦。这些人赵柽如果不是有人提醒,别说认识就连人家是长是幼都分不清,但是朱淑真却门清,走了几十家都能对的上号,且对其家中人口了如指掌,准备了相应的礼物,显然是做足了功夫,也不得不让他佩服这小娘子的脑袋真好使,赶上移动硬盘了!
“见喜,孟少监家可在前边?”过了保康门,行至五岳观,赵柽突然出声问道。
“哦,王爷是的,过桥便是孟府,有事情吗?”见喜愣了下答道,这孟少监名忠厚,乃是孟子四十二代孙,现官至将作少监,和王府素无交往。
“改道,准备份礼物,我们去拜见元祐太后!”赵柽说道。
“二爷,这怕不妥?”见喜吃惊道,元祐太后按说还真应该上门,其原是哲宗皇帝的皇后,按说也是王爷的伯母,但是因其早在哲宗朝因宫中‘符咒厌魅’事件中被废;后哲宗死,赵佶继位,又下旨恢复其号,但是在蔡京等人的撺掇下,不久又被废黜,到瑶华宫居住,两起两落,从皇后到道士,可谓悲凉,不久道观失火烧毁,朝廷又不给安排新道观,她只好住进弟弟孟忠厚家里,更显世态炎凉,难道王爷要烧冷灶。
“我是拜见长辈,又不是去见太后,有何不妥,照办!”赵柽冷言道,别人不知道,他却知道历史上这个女人是有大功的。。。
大家元宵节快乐!!!
朱府在内城的甜水巷,迎亲的队伍出发时,朱淑真也已妆扮整齐,有宋开始,皇宫内开始盛行起霞帔凤冠,但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也仅仅是皇室贵族婚娶和公主下嫁之时才能穿戴。 朱淑真本就天生丽质,又逢喜事,人更显俏丽。
自两年前校场一别,她再未与王爷谋面,只能与其书画传情,那夜偶然兴起,做了‘圈圈诗’,想着王爷必难以破解,抓耳挠腮的样子就觉好笑,但是她又希望王爷能够破解,得知自己的相思之意。这本意只是个玩笑,可没想到王爷很快就回书,同样是一纸圈圈,而其中却有了恶其所为的意味,此后也再无书信。。。
“敬之戒之,夙夜无违舅姑之命。”时辰渐进,朱淑真被侍女扶出,朱延年肃然朗声告诫道,女儿嫁入皇家,这是整个家族的荣光,此后朱家富贵无忧,当然是无比兴奋。
“谨遵父命!”朱淑真跪下拜道。
“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尔闺门之礼。”朱母起身为女儿正正凤冠霞帔,教导说。
“谨遵母命!”朱淑真再拜道。
这套仪式走完,迎亲的队伍已到了门口,奏响婚曲,停在了朱府门前,早已等在那里朱府家人马上迎上,请入堂中招待,并向迎亲人分发礼物,燕王府迎亲的人数众多,虽然只是些小礼物。但架不住人多。也是笔不小的开销。
此时,女家恰好告庙礼和蘸女礼结束,朱延年将赵柽迎进府中,按照礼仪他此行只能与岳丈相见,女眷尽数回避,待遇很差,只有清茶一杯,没有酒食款待。赵柽心情因赵信的爽约而异常难过,此时更加烦躁,但是众目睽睽之下也只能依礼而行。[ ]可话语间亦显得枯燥无味,笑得比哭好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