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围三厥一(2 / 4)

一共发动了五次攻击,虽然忽左忽右,看似没有章法,却试探出了我军防线的虚实,火力配置和火器的威力,即使损失了点人马,可也是值得的”赵信看王爷认真在听自己的分析,接着说道:“从大的方面来说:我军长于防守,而夏军长于野战,如果我们挖壕固守,夏军拿我们没有办法此时他们军粮草已经耗尽,靠宰杀战马为食,按照时间推算,察哥应该已经知道夏州城被占,援军被阻,再这么下去只会被困死在川里现在我军主动寻求决战,对察哥来说机会难得,是求之不得,他必将穷己方全力抓住这次机会,上策是在决战中击败我军,但是他几次试探,应该已经放弃了这种想法;中策便是击溃我军,迫使我军后撤,让出川口,他夺下连谷,补充军粮,打开通路,便进退自如;;下策是在无法达成上述两种计划时的无奈选择,倾全军之力拼死打开缺口突围,汇合在明堂川、佳芦河一线的祥佑军司兵马撤回国内,阻止我军西进,从现在的情况看,我认为这是他最佳的选择”

“嗯,不错,你接着说”赵柽给了赵信个鼓励的眼神让他继续说下去

“从小的方面看,现在正值正午,我们迎着阳光作战,不利于我们;而我们虽然在进攻,可像是被动的防守,夏军以骑兵四处出击使我们全军处于戒备状态,人马得不到休整,已成疲军,战斗力下降,反观他们进攻的部队可以轮换,人马可以得到休息,此消彼长正是他们进攻的好机会现在夏军长时间的沉寂,正是调整兵力,准备进攻的前兆”赵信肯定地说道

“唉,这正是我所担心的,可现在筑垒已经来不及了”此时立寨,正给了察哥机会,这种方案已经不可能,赵柽脑筋飞快的运转起来,“传令命令炮营向左翼运动,做好战斗准备;命令军直属机枪队向右翼秘密转移,布置she击阵地;命令麟州军后退三里让开连谷浮桥,击夏军于半渡;命令赵耻率豹将两营立刻渡河,伏兵于屈野河西岸十里处斜谷,待夏军通过时截断其后队聚歼”

“二爷,咱们这么做,夏兵岂不突围而去,咱们这么多ri子不是白忙了?”王爷的几道命令下达完,赵信皱着眉头诧异地问道

“武曰:山敌谷险,难以逾越,谓之穷寇击之法:伏则隐庐,开其去道,示其走路,求生透出,必无斗意因而击之,虽众必败”兵法又曰:若敌人在死地,士卒勇气,yu击之法:顺而勿抗,yin守其刹,则必开其道,以jing骑分塞要路,轻兵进而诱之,阵而勿战,败谋之法也”赵柽笑而未答,只给赵信背了段兵法

“哦,我明白了,二爷你真够狠的现在夏军深陷死地,为了突围,必定会与我们拼命,二爷此时将计就计,顶住敌人右翼的进攻,就能防止夏军从两翼突破,导致大阵崩溃随后放开左翼,给他们生路,夏军必定会不顾一切的从这里逃命,那样右翼之敌除非有决死之心,否则必会溃散,那么我们就可乘势掩杀前有连谷守军堵截,后有追兵,即使察哥此时想击破我军大阵怕也难以控制一心只想突围的部众,只好渡河向西,我们只要紧追不舍,层层截击,就可轻松全歼夏军”赵信恍然道,王爷此计就是围三厥一的变种

“不错,你可以当个副帅了”赵柽点点头道(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最最全的小说

“常以我逸待彼劳,常以我治待彼乱,常以我近待彼远,常以我饱待彼饥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不动如山,难知如yin;震动如雷,侵掠如火此制胜之道也法曰:以正合,以奇胜然则正者,行阵也;奇者,无方以用变也奇不得正,虽锐而无恃;正不得奇,虽整而无功故必交相用,而后能百战百胜矣故曰:治众如治寡,非分数不能;斗众如斗寡,非形名不辑;三军之众可使受敌而无败,非奇正不成”这段话生动的讲出了阵法的作用和变化及其中的用兵原则

我们常从评书中听到两军‘斗阵’的故事,什么天门阵、八卦阵、玄女阵等,其实却没有说书人嘴中说出来的那么jing彩,也没有动辄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等神仙助阵的场面,大阵的主要作用的就是攻与防,与现代战术中讲究的进攻队形,防御阵地的布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既然大阵是战争工具,其中自有奥妙,处处藏着杀机,但加讲究各个小阵之间的配合,所以指挥一个数万人的大阵却不是那么好玩的,一处疏忽就可能导致整个大阵的崩溃可恰恰赵柽的部队是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有装备火器的忠勇军,也有以冷兵器为主的禁军、府军,还有蕃兵弓箭手这些民兵组织,几方平时都是各自训练,之间缺乏配合训练,缺乏相互间的默契虽然经过一些小战的磨合但是离指如臂使差的还不是一点半点

如何将他们团结在一起,配合作战,便是赵柽面临的首要问题,他的作法很简单,尽量以他们特长独自成队,尽量保持原有编制,周围都是熟悉的同伴和军官,可以让士兵们保持情绪镇定,减少大战带来的压力,不至于临阵惊慌而且各部只承担一个方向的作战任务,可以减少队形的变化,以他们擅长的方式去作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然后便是号令不一的问题赵柽采用现在战争中常用的兵种间配合作战的方式,他从忠勇军中抽调有经验的军官分散到各部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