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异类(3 / 4)

兽医也没闲着,他们也深入到马群,检查马的健康状况,有病的赶紧隔离治病,有伤的马上上药,蹄子要换蹄铁的通知士兵赶快到匠作队更换。然后还要检查新买来的马草、饲料,根据马的使用情况调细料和粗料的配比,以便让马保持旺盛的体力,第二天能更好的卖力。这项工作也很累人,毕竟他们是骑军,战马加上拉车驮物的牲口有几千匹,但是他们也要必须做好检查,否则造成损失也要军法伺候的。

酉时正,各种杂事已经处理完毕,营地间升起了火堆,除了轮值的哨兵外,以队为单位,各军都开始上晚课。335686688这种制度赵柽自创立新军的那一天开始一直坚持着,到现在也不例外。过去每队的队长可以利用晚课讲述兵法、战术、卫生防疫,战场救护等知识、也可以学习文化,但现在重点转到了战时,主要内容是战时的军法、所要到达地区的风土人情,气候地理和面对敌人的作战特点这些必要的知识()。

但是赵柽开办的晚课,曾经被以何去非为首的幕僚们ji烈的反对过,当然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认为士兵不需要懂得太多,只要身体好、武艺好、肯听话忠心就好,以达到其各安其职的‘愚兵’目的,也就是说全军只要有一个清醒的脑袋就可以啦,否则士兵懂得多了,便会产生各种想法不再听话,会影响战斗力。这种观点在现代的军队中早就被批的体无完肤,赵柽自然不会因为他们的反对就走老路,而是一意孤行的坚持到现在,并发扬光大了。

其实赵柽与何去非他们在军事上的分歧不止这些,在整军时他们也曾争论过。按照此时的军队编组,兵法有云:夫士卒疲勇,不可hun同为一,一则勇士不劝,疲兵因其所容,出而不战自败也。

故兵无选锋曰北,吴谓之解烦,齐谓之决命,唐则谓之跳dang,是皆选锋之别名也,兵之胜术无先于此。凡军众既具,则大将勒诸营,各选精锐之士,须矫健出众、武艺轶格者,部为别队,大约十人选一,万人选千,自大将亲兵、前锋奇伏之类,皆品量配充。

又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有锐气壮勇强暴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阵之士;有奇表长剑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此外还有勇力之士、寇兵之士、死斗之死、死愤之士、励钝之士、必死之士、悻用之士、待命之士等种种之分,集而别之,礼而厚之,属之于大将,有急则随事呼用,使各使所能,无不尽力致效也!

这种编军的方法在冷兵器时代确实有其好处,但是强者恒强,弱者更弱,胜了还好说,要是败了,便是一败涂地,更有可能强的在前边一开打,略lu败象,那些弱的便会军心浮动,一旦督押不力,便会一哄而散,甚至引发兵变!可是赵柽除了自己的近卫和斥候队这些特种兵,其他部队都是以专业划分,采用强弱搭配、以老带新的方式编制部队,讲究的是平等,这样各军战力平均,有利于提升整体战斗力,而且术各有专攻,也便于管理。

新军再一个另类的地方就是官不贪财,自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是以高官厚禄笼络大将,大将也是利用各种小恩小惠团结手下()。到了此朝,地方官员都有添支钱,比如一个知县每月给钱十贯,米两石,面五石,给五个仆人的餐费,两匹马的饲料。

除了添支钱,地方官府还给‘公使钱’,分别支给帅臣监司、知州、通判、幕职州县官、监当官及统兵官等,每月供给帅臣二百贯,都统制每月二百贯,统制每月一百五十贯,正将每月五十贯,准备将则为三十贯。这样供给钱便成为官员个人的招待费,可以si以自奉,成为一笔数目可观的变相俸禄了。赵柽的部队中,大家却都自觉的把公使钱交给计司,除了公用,结余的都充作伙食费,给本部的士兵改善生活了,公使钱名副其实!

戌时正,熄灯号声响起,营区中只剩下营外三十步外还有篝火,其余的火光全熄,一刻钟后,除了轮值的军校硕大的营地中已经看不到一个人。赵柽此时已回到自己的寝帐,他是王爷当然住的地方要大一些,人能够站起身,一道幕帘将整个帐篷分成两部分,地上铺着毡毯。前边是他办公的地方,也不过只有一盏灯,一张矮几,一个坐垫,帘后就是他休息的地方。

马上就要进入腊月,已是滴水成冰的时节,到了夜间气温更低,赵柽坐在帐中,搓着双手,审视着铺在桌上的地图。他们从开封到河东路治所太原有千里之遥,按照枢密院给出的行军路线,开封-郑州-怀州-隆德-辽州-榆次-太原,穿行数州,走的是传统的路线,也是靖康之变时金军西路军南下的路线。他们是骑军,现在天气虽说寒冷,但是道路都冻实了,便于马匹、车辆行走,按照日行七十里的行军速度,大概半月即可到达。

“二爷,冷了!”正当赵柽研究行军路线时,门帘突然掀开了,吹进一阵冷风,赵信端着一个火盆走了进来说道。

“小心点,不要烫着!”赵柽赶紧在毡毯上垫上陶盘,赵信小心的放下火盆,又罩上火笼,防止火星迸溅出来引起火灾。

“二爷,今天你在外边没有吃好,我给你留了你最爱吃的烤rou,三狗做的越来越好吃了,只是你今晚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