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蔡九(2 / 4)

就听到酒楼上忽然跑上来一人大声喊道

“蔡虎是谁啊?”赵柽看着人们奔走相告,喜上眉梢,议论纷纷的样子好奇的问小二

“客官是外地来的,蔡虎就是本州知府蔡九,蔡相的儿子”小二快嘴快舌的说道

“什么?”赵柽一惊,有些不大相信,他和蔡九分手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怎么就被人杀了?

“是啊,城中现在已经传遍了,就在他到了府衙门口时,一个义士突然上前,在蔡虎身上捅了几刀”小二还在卖弄,却忽然发现散座在周围的十多个人都抽出了刀,围了过来,立刻住了嘴

“王爷,王爷,怎么办?”黄经臣看王爷发愣,摇了他下问道

“马上去府衙,查看情况”赵柽此时什么心情都没有了,只想知道蔡九是死是活,脑子飞快的运转着,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这事情太蹊跷了,自己刚刚和他分手,就遇到了刺杀,是偶然、是冲自己来的、还是想栽赃给自己

“王爷,事情还未清楚,您是不是缓一缓,我们先去看下状况?”黄经臣拦了下王爷说道

“不,蔡九遇刺,于公于私都要去”赵柽摆手拒绝,现在知府遇刺,又是适逢大潮之日,城中人口众多,消息又传的快,他担心有人借机生事

“要想活的长久,不要胡说八道”赵信扔给小二块碎银子,瞪了他一眼说道,转身跟上护着王爷下楼

“我的娘啊王爷,这个就是‘阎王爷’啊”小二看楼下一群人簇拥着刚才那个谈笑风生的少年骑马离开,才吐出口气惊道,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可他却怎么也无法把那个传说中青面獠牙的王爷和这个英俊少年联系在一起

赵柽等人还未到地方,就看到无数得到消息的人围在府衙门前,已有府兵赶来,驱赶人群他现在顾不得许多,命令亲卫们打马上前,硬生生的在人群中挤出条道来到府衙前,地上一片狼藉,扔着知府的出行仪仗和兵器,还有一滩滩的鲜血,衙役们围成一圈阻止人员靠近,赵信等人是紧张,团团将王爷围在中间,现在情况不明,谁知道刺客是不是就这一个,还是有同伙,现在这么多人,一时也无法辨别清楚

“蔡知府怎么样,刺客抓到了吗?”赵柽亮明了身份来到了府衙门前,不等衙役们询问,拉过一个人问道

“禀王爷,蔡知府正在救治,刺客已经被擒获”那衙役赶紧回禀道

赵柽也不再废话,领着人就进了府门,府衙大堂现在成了救护所,十多个衙役官兵呲牙咧嘴的哼哼着,几个医生手忙脚乱的忙着给他们包扎伤口,边上还躺着三四个,脸上胡乱的盖着件衣服,估计那是阵亡的

一个属官看到王爷驾到,引着他到了偏厅,一群人正围着一个人忙活,不用问定是蔡九了,赵柽凑到跟前看了一眼,就知道这小子没救了,刺客在他身上捅了好几刀,最厉害的一刀是扎在了他的脖子上,估计是伤到了颈动脉,以现在这时代的医疗条件,不能输血,不会血管吻合术,他挺不了多长时间

第六十三章蔡九

第六十三章蔡九

‘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堂堂云阵合,屹屹雪山行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踊若蛟龙斗,奔如雨雹惊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范仲淹一首诗道尽了钱江大潮的威势

今日是八月十八,钱塘最好的观潮日子从庙子头到六和塔,绵亘三十余里的江畔,布满了专为观潮扎缚起来的彩棚、看幕,连一块可以安坐的空闲地方也找不出来,观潮已成为杭州全城市民有组织的、有规模的、不可或缺的民间自觉的娱乐活动

赵柽坐在彩棚中,极目眺望,海门方向,一条银线似的潮头,遥连天际,像万匹白马接云奔人们遥观那潮似千条玉练飞空,远听如千军虎贲驰噪,那银涛可以沃日,那雪浪可以吞天,迅奔向人们跟前那潮头恰似玉城雪岭,声如春雷滚动,千万层碧波随地翻滚,潮头相撞,势不可挡

“好气势,好壮观”看着潮头犹如一堵**米高的‘绝壁’带着如雷吼声横推向前,赵柽不禁拍案叫好,激动万分

“是啊,下官初次见这大潮,还是很多年前,真是惭愧,那时吓得腿脚发软,半天都挪不动步子,却不如王爷镇定自若啊”杭州知府蔡鋆扶赵柽坐下,殷勤的亲手剥了个橘子送到他手里说道

“蔡兄客气了”赵柽点头接过橘子,撕下一瓣放到嘴里道,心道这小子真是继承了老蔡的良好dna了,欺软怕硬,溜须拍马简直是无师自通,真是个当奸臣的好坯子

这蔡鋆乃是蔡京的儿子,在他们这辈儿的从兄弟中排行第九,大家都称他蔡九这小子脑子好使,人也机灵,长得很有老蔡年轻时的风采,中过进士不排除他爹在其中运作,在尚省混了几年工分,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刚到而立之年便空降到了杭州担任知府,这就相当于地市级的高干了,过去这种大州府都是由当过宰执的重臣担任的,对他可谓破格提拔了杭州府是蔡京的老家,几次罢相都是回到这里养老,让蔡九担任知府也算是把守最后一道防线了,老蔡想着将来致仕回来养老,身边也有人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