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往这边来”走在前边的赵忠指挥着众人将还想看个究竟的王爷拖到了一处巷口,如果情况不好,他们也可以顺着小巷迅速逃走。
“怎么回事?”近卫们将王爷围在中间,面朝外布置好警戒,赵柽看着惊兽般的人群问道。
“二爷,好像是几个泼皮在街中放炮,引燃了用布匹扯起的帷幕,惹出了乱子”赵忠说道。
“前边定是过不去了,不定要折腾到什么时候,咱们回府”只是转眼的功夫,那边已是烟火冲天,巡街的左右厢官兵敲响了示警的铜锣,两边的摊贩都收拾起了家伙,各商家也赶紧关门闭户,防止有人趁乱打劫,赵柽看着乱哄哄的一片,淡淡地说道。
前边眼看就要到大相国寺了,突然被这场火给搅了好事,大家不免扫兴,可也知道王爷说得不错。赵忠辨别了下现在所处的方位,捡着人少的地方,顺着条巷子向东,然后折向北,准备回到宣德门前乘车回府。赵忠他们现在也都跟王爷养成了个习惯,每到新地方都要查看地形,熟悉道路,所以在京这些日子他们已经跑遍了开封内城的各处大街小巷,对这里的道路都是烂熟于心,并不担心会迷路。
大家走了一段,行人渐渐稀少,但是家家户户都点着灯,又有月光,并不显得黑,大家拥着王爷前行,说些今天的见识,赵柽也不时插话讲些不荤不素的笑话,宫中的见闻,逗得大家发笑,倒也不觉的疲惫。他们说笑着转过一个僻静的巷口,突然看到前边几个人堵在那里,他们后边不时传出争执声。
“各位请回头,八爷正在里边办事,不要自找麻烦”赵柽他们还没说话,一个大汉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说道。
“请问是哪个八爷啊?”赵柽打量着眼前的大汉,这身板不比潘龙弱多少,头随便裹着块头巾,簪着支大红的绢,满脸的胡须枝枝杈杈,大冷天的身半旧的袄却敞着,隐隐的能看到胸前纹着个咆哮的虎头,看打扮就是标准的‘黑社会’分子。
“切,看你们就是雏儿,这开封府左右二厢谁不知道我们乔贵,乔八爷”那大汉挑着大拇指满嘴酒气地说道,“今天八爷找了个小娘子高兴,否则今晚定让你们好看”
“对不住,我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个人,这里只有一条路,总不能让我们再绕回去”赵柽看看左右都是死胡同,只能向前,笑着说道。
“滚,碍了八爷的好事,扒了你们的皮”大汉身边另一个家伙从怀中抽出把短刀比划了下喝道。
“呵呵,好玩,你也跟八爷说说,让我们大家一起快活快活呗”赵柽手下的这些近卫虽然都是护院打扮,人却也不少,可看这两个家伙不屑的样子,定是有些势力的,他略抬了下手止住要前动手的近卫,笑眯眯地说道。
“小子,找死”那大汉怒气撞,这京中人听得八爷的名号,别说那些财主,就是个六七品的小官也得绕着走,这小子居然要跟八爷一起快活。
“嗷”赵柽正在调戏那大汉时,突然传来声惨呼,他看看左右没人动手啊,再听原来是在巷子深处,里边已经干了,‘噼里啪啦’的打斗声中还夹杂着女子的姣叱声
第二十六章扫兴
第二十六章扫兴
入夜后,华灯宝炬,月色光,霏雾融融,动烛远近,好像天的星星翻转到地,化作了万灯千盏,闪闪烁烁,遍处生辉,触目皆是,装点着宋代城市的元之夜,皎皎圆月似乎都淹没在浩瀚的灯海中。鼎沸的人声,动人的歌舞,如雨的金钱,衬出好一派繁华。夜至三鼓,宣德楼的小红灯球缘索升入半空,须臾间城楼内传来撃鞭声,山楼下,数十万盏灯烛渐渐熄灭。
赵柽与众人恭送皇回宫后,自城楼而下,赵信引着众近卫接了他,登马车。灯会散场,此时人们游兴未减,蜂拥向南去游大相国寺,贵家的车马也似过江之鲫纷纷涌出,不用问和现在的情况一样,堵车啦
见喜伺候王爷在车换下了公服,穿了身平日的‘休闲装’,一袭青色长衫,披了件银狐皮披风。赵柽擦了把脸,又喝了杯热茶,吃了几块车备的小点心,才觉得身轻松了点,这一天别人笑他也笑,别人喊他也喊,喝了肚子酒,菜没吃两口,真是比干一天活儿还累。
在车里坐了半天,赵柽就没觉得车动,拉开窗帘向外一看,宣德门还在眼前呢。“下车”他看看路堵的水泄不通,就这速度比蜗牛快不了多少,只怕自己走回去车也到不了家。
西角楼边,有一片圈出来的地,那里都是卖各种吃食的,鹌鹑骨饳儿、圆子、白肠、水晶鲙、科头细粉、旋炒栗子、银杏、盐豉、汤鸡、段金橘、橄榄、龙眼、荔枝如同开了个大排档,这里不但供应游玩的人吃喝,就是宫城的皇也是随时到这里索买,吃着好的,大把的金钱就会赏下来。因为这既得名又得利,所以小贩们都会拿出看家的本事,整治出最好的东西,跟随赵柽来的这些人为防止次未遂事件再次发生,他们都不敢擅离,一帮人还饿着肚子呢
赵柽索性弃车麻烦腿儿,领着十多个近卫随着人群游荡在各个摊位前,吃几个汤圆,在来碗馄饨,买包鱼鲊,顺个羊腿,大家边吃边游,不亦快哉走着走着赵柽就发现广场活跃这无数对少男少女,当然也不乏剩女,他们毫无顾忌地在众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