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初试(2 / 4)

了很久,最后还是放弃了全金属弹壳的构想,一个是因为工艺问题,另一个就是经济账,铜在宋朝是国家管制物资,不准随便买卖,出口,大部分是用来制作钱币,十分稀缺,价格当然也不会便宜,而一旦打起来,子弹消耗那就是天量,赵柽再有钱恐怕也要破产。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采用半金属弹壳,底火部分采用铜质,盛装射药的弹壳主体采用特制的纸筒,这样既可以部分解决闭锁的问题,也能大幅度的降低制造成本。

另一个就是底火的问题。采用中央火要使用单独的底火,装在弹壳底部的中心位置,既能承受高膛压,也可以复装,问题是他现在造不出无烟火药,就是造出来现在弄出来的枪也享受不了,这个毫无疑问的就放弃了;再一个方案就是采用边缘火的弹壳,这种边缘火方式不必采用单独的底火,起爆药装在弹壳内底缘周围,击针撞击弹壳底缘任何部位都能击起爆药,引爆射药。缺点就是使用这种击方式弹壳底缘要造的很薄,无法使用大装药,而且无法复装,性价比不好。

这个已经没有选择,只能用边缘火方式,但是他现在使用的火药是红磷,这个敏感度比较高,他不想子弹掉在地就会射,也不想子弹装在弹筒中自动放枪,可是他做不出雷汞,只能在降低敏感度想办法,经过数十次的试验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配方,解决了这个难题,一番努力下造出了一批子弹,这可都是纯手工制作,既要保证装药量合适,还有不引起爆炸,可把赵柽折腾的够呛,真可以说是身心惧疲,这才引起他晚拿护院们开涮减压的闹剧。

现在已经进入六月,赵柽一早起床就让两个小黄门抬出两个大箱子,让他们送到原来陈汤的庄园里,现在大家都称那里为北府,算是王爷的‘行馆’,赵柽跟黄经臣打了个招呼,说要搞个试验,试制几种新焰火。黄经臣知道王爷竟搞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但是都能挣大钱,当然是同意啦,只是嘱咐他小心,也没多问。

北府没有人常住,现在只留下五六个人看院子,负责清扫下卫生,赵柽的突然到来把几个人吓了一跳,赶紧都跑来伺候着,赵柽也没说什么,只是吩咐他们把后院的一处大院清理一下,立了几块厚木板,就让他们回避了。两个同来的小黄门守在门口,叮嘱他们没有自己的吩咐任何人不准进院,两个人都是老人,知道王爷的脾气,明白王爷又要‘胡闹’,这个时候谁要是不长眼冲撞了他,那就是找死,不但要挨骂,严重的还要扣钱,一个月不准吃肉???反正他有的是法子让你难受的要死,却又不伤筋动骨

赵柽看看院子里已经没有了闲杂人等,这才打开箱子,从里边先取出一副验枪用的支架,找了个合适的位置固定好,从箱子里取出一支枪,扳动扳机护圈,空击了两枪,然后才小心的取出一根弹筒,那里边已经压了六颗子弹,弹筒的底部装有弹簧,可以将子弹依次顶入枪膛,其功能与现代枪械的弹匣相同。

将枪在枪架固定牢固,赵柽扳动护圈将一颗子弹顶入枪膛,因为是第一次‘联机试验’,他采用的还是老办法,人藏起来,用绳子控制扳机,他可不想做个牺牲品,“,老天爷你要是想让老子好好的活下去,就不要玩儿我”他叨咕了两句,拉动了扳机???

以关于枪械的描述,窝心加入了自己的主观臆想,虽想让其尽量合理,但是窝心也知道有些东西靠想是不行的,不合理之处,还请大家原谅,不要较真

第九十二章初试

拱州府和兖王府的奏章先后送到了宫里,在朝中引起了场风波,出了这样的事,地方是不敢不报,当然奏章写的婉转。兖王府却极力夸大地方功绩,什么不畏艰辛多日不眠不休,老爹孩子有病,媳妇生孩子不能回家,有的差役疲劳过度昏倒在工作岗位,勇擒歹徒奋不顾身,指导侦破工作的知府陈汤更是累的吐血三升,当然对盗匪的穷凶极恶用的笔墨也不少???

赵柽这次是一点没吝啬,凡是想到的都写了。看了奏章的人无不感叹,王爷是命大啊,简直是虎口脱险,拱州府当然也是功不可没,简直可以作为先进典型加以宣传表彰,提拔加薪如果不优先考虑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似的。

“蔡相,您看这事情该如何处理啊?”两份奏章摆在桌面,三省的几位大佬齐聚,商讨如何处理此事,门下侍郎余深先言道,老蔡复相后,他和荣任尚右丞的薛昂仍复为执政,当然先要听听领头人的意见。

“陈知府在拱州任这些年也算勤勉,现在又破此大案,刑部右侍郎空缺,我看可以调入京中任职”蔡京捋捋胡须不紧不慢地说道。

“好,刑部乃是中枢重地,现在盗贼猖獗,正需要这样一位干员,蔡相是慧眼识珠啊”户部尚刘昺立刻表示同意,老大说行,他这个当小弟的怎么不捧场。

“我看此事还需商榷,拱州出现如此巨盗,居然妄图绑架皇子,说明地方不靖,养虎为患,陈汤难逃其咎,应与严惩”何执中原来是尚右丞,蔡京复相后,他还是尚右丞,现在隐隐有将他排斥在外,独揽大权之势,何执中心中有气,老子给你抬了半天轿子,你不说道声辛苦,还要卸磨杀驴,忍不住站出来给蔡京点眼药。

“何右丞,此话差矣奏章中说的明白,此贼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