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脸问我。
“剿灭?!”这回陈汤给气傻了,他要是剿灭了这股强人,恐怕在座的都得被灭了九族。
“襄邑县你好气魄啊!**的想死,不要连累我们大家!”没等陈汤说话,通判就急了,跳起来骂道。
“襄邑县,你赶紧坐下,不要再说了···”边上跟他关系还算不错的一个司官拉他的衣襟道。
“胡兄,怎么回事啊?”吴晋显现在是一头雾水,州里的两位长官怎么都骂自己,好像自己抢了他们的小老婆,抱着他们的孩子跳井似的。
“吴兄啊,你的消息太不灵通了,大赵庄,小赵庄加上周围两个庄子都是二皇子兖亲王的庄子,他奉旨在那里养病一年啦,王爷精灵古怪,办事往往出乎常理,过年看戏学会了劫道,刚把传旨的钦差给劫了,了这个数,才给放回去,蔡学士的脑袋都差点搬家,大家躲还躲不及呢,你还去招惹他!”
“多谢吴兄指点!”吴晋显听完冷汗唰的就下来了,作了揖撒腿就往外跑,“但愿还来得及,别让他们撞上王爷,玉皇大帝,佛祖保佑···”他边跑边念叨,自己了几千贯,在家待了好几年,好不容易谋了个实缺,刚想找补找补就碰上这倒霉孩子,堂上的人仿佛都理解他的心情,大家齐叹一口气,摇摇脑袋,原谅了他的失礼。
第二天水火不容的拱州知府、通判惊人的联合签发了一份内部秘密文件,要求各县、各镇、各乡官吏及执法人员,如非必要不要靠近大赵庄方圆十里范围内,如果进入要严格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得体,用语要文明,尤其对十岁以下孩童要恭敬有加,小心防范。
同时马上成立以知州为组长,通判为副组长的整风小组进驻襄邑县,以襄邑知县险些酿成重大政治责任事故为契机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树榜样,抓典型’的整风运动,狠抓文明执法!
······
过了初十,赵府就开始全面动员,成立领导班子,分配职事,制定计划。工程总指挥由大管事郑福担任,负责工地上的一切相应事务;二管事郑禄总采购负责购买工地上所需材料和工具;三管事郑寿为总务,负责后勤供应,保证壮丁们吃好喝好。各个司房的小管事,甚至懂得点土木工程的杂役也都大部派了下去,府里只留下少数人维持运转。
府里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工程中,上元节也是一切从简,十六从应天府请来的水利技术人员也都到位,开始勘察设计,年前订购的石料、木材、工具都陆续送到。赵府也痛快,只要符合要求都是现款交易,不带拖欠的。
正月二十,各村征集的壮丁开进了工地,报名的人都到了,没有一个拿了钱偷跑的。管事们按照事先的计划将壮丁们按照特长分成数队,指定了其中有威望的人担当工头,然后将任务分配下去,依然采用生产承包责任制,完成好的有奖,干不完的虽然不扣工钱,但是也要加班补齐。
此时虽然过了立春,但还是枯水期,河水很浅,有些地方还冻着冰,正好便于施工。可是时间比较紧迫,他们要在第一场春雨降下来之前将堤坝建好,否则一切都要等到秋后才能重新开工。
人都有报恩之心,主人家在自己过不去年的时候预付了工钱,帮他们度过了难关,建堤修渠最直接受益的也是他们自己,再说每天两顿饱饭,里边还带着荤腥,比家里吃的都好,所以人们不惜力气,都能按照计划完成任务。
······
工程如期开工以后,赵柽却成了府里最清闲的,他是个谨慎的人,也是个放得开的人,既然自己不懂,就交给懂行的人去做,古人能修建大运河,建成都江堰,一切都说明水利技术已经成熟,修一个小水坝是绝无问题的,如果仗着自己后世的见识瞎出主意,弄不好还适得其反。
赵柽现在要做的就是听听汇报,看看工程进度,再就是准备好钱,应付这些开支。他在其中发现宋代和现代社会的商业模式居然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就拿工程用的石料来说,因为这里地处平原,本地不出产石料,而建坝修路都需要大量石料,一切都需要从外边采购再运进来,可谓工作量巨大,可是他是看到郑禄只是去了趟应天府,就把这个看似困难的问题就解决了。
原来宋代商人们根据自己行业的特点,建起了各式的商会,郑禄只要找到专卖石料的商会,说好所需石料的规格、品种,谈好价钱,送货地点日期付给定金就算好了,余下的工作商会自会出面联系货源,运输工具,按时给你送到。就如同现在的各种承包商,一条龙服务,而且绝对专业。
“那么自己的酒坊是不是也可以改变一下合作方式呢?”赵柽想的这坐不住了,在屋里转了两圈自言自语道。
他向外公家放出烧酒的信号,其实也是有目的的,第一自己府里没有人精通酿酒发酵技术,这是做出好酒的第一步;第二造酒在历朝历代都是受到严格管制的,宋朝也不例外,酒是实行官卖的。自己如果和外公合作这些就都不是问题,但是他起先的想法还是酒坊自己办,只是让出部分酒的销售权,他外公就是他的一个代理商。
现在赵柽忽然觉得自己应该改变一下,酒酿出来是一回事,卖出去又是一回事,府里本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