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党争(2 / 3)

明纱 宛如游龙 2298 字 10天前

信阳与浑源两个更换身份的据点,邱兄已说过他是在为何督师做事,那么就只剩田平了,他也是楚党的人........”

~~

张同敝的轿子到了阅江楼街道上。

他揭开帘子看去,只见星湖上灯火依旧,奢靡之声隐隐传入耳中。

这还是城外,许多官吏三三两两从楼中走出,呵斥着小厮随从,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

临行轿子旁,他看到许多人脑后甩出了一截辫子,随夜风而动,彷佛是敲打他在心上的鼓槌。

“张侍郎...”

“张总督...”

“张学士...”

他走入楼中,在一声声恭敬之声中到了二楼雅间,一位穿着参将服饰的武将替他开了门。

“大人,张侍郎来了。”

马吉翔正伏案饮酒,听见声响,却也不起身,只在坐间拱了拱手道:“张大人可让某好等,都酒过三巡啦。”

他时年才三十五岁,正值壮年,看着比张同敝年轻许多,也花哨许多。

“马皇帝近来安好,寻老夫作甚?”

他一声马皇帝呼来,将马吉翔吓的一跳,连忙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我同朝为官,在下还是张大人的晚辈........”

张同敝一笑,知此人媚上恭维近乎无懈可击,也懒得再与他辩长短,只开口道:“敢问马大人寻老夫来作甚?”

马吉翔也哈哈一笑,道:“晚辈心知张大人才从桂林至端州,路途劳顿,特设此宴替张大人洗尘,来,长辈来坐此主位。”

张同敝摇摇头,只拂袖站立,道:“你我对立,不便多说,直言吧。”

“怎说的上是对立?”马吉翔看他站着,自己也起身站着,笑道:“那晚辈也直言了,那日佳船坊一事,确是晚辈所为,先与大人赔个不是,但晚辈身在吴党又蒙圣上眷顾,不得不行此事,还请大人包含。”

“谁让你做的?朱天鳞?”

“张大人说话也甚是直截了当。”马吉翔应道:“这么说吧,朱阁老先找上晚辈,后庆国公也差人前来向晚辈施压,晚辈不给他们一个交代,这乌纱帽可带不稳。”

张同敝道:“仅是一个聚会而已,何以至此?”

“张大人可知前两年刘承胤之事?”

张同敝一顿,眯了眯眼。

马吉翔自顾自道:“永历元年,惠国公李成栋攻陷肇庆,皇上移驾桂林,当时,大西军孙可望正从四川引溃兵至贵州,而先去的首辅丁魁楚投降后仍然被其部下杜永和所杀,平乐不守,桂林大震,刚好刘承胤彼时引兵至全州,上奏迎驾至武冈。

之后遣司礼监王坤慰问刘承胤军营,刘承胤当时便发作斥责王坤弄权,之后当场殴打兵科给事中刘尧珍,因其曾欺辱太仆郑逢元,而郑逢元正是刘承胤的亲戚...如果晚辈记得不错的话,张大人还就此事上书弹劾过他?”

张同敝冷笑道:“是又如何,其人来迎驾,却屡辱朝臣,不当说?”

“当说,当骂。”马吉翔道:“但就是骂不进去,此人面圣时竟无人臣之礼,几位御史与他争执的把朝服都撕烂了,他又是如何了?之后自持兵盛,把持朝纲,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人臣所为之事否?”

“马戎政说此事,竟也能扯到那日佳船坊聚会上?”

“当然扯不上。”马吉翔似笑非笑道:“此事也不是晚辈故意对张大人说的,乃是晚辈面圣,圣上得知五位大人聚会后对晚辈所说。”

“这么说来,皇上以为,张同敝与五位大人吃酒谈话,是在把持朝纲?”

马吉翔神色一拧,当即拍案喝道:“你聚会之间所谈及北伐之事,是欲将圣上迎回南京?!”

张同敝道:“两京十三省,南京做不得朝廷首都了?”

“但北伐之事乃是楚党李成栋在做!彼时楚党必定势极,圣上时至南京,你等楚党诸人欲为刘承胤后人乎?!”

张同敝转而一笑,问道:“如此说来,圣上至肇庆端州城不是李成栋所迎回的?”

“就是如此,不然朝廷内何会有五虎之称?!”马吉翔道:“你等楚党依附李成栋,已在把持朝政,还欲北伐陷圣上于危难更深?!”

“鼠目寸光。”张同敝转身就走。

“张大人且慢,晚辈还未说完.......”

张同敝回过头,只见马吉翔已带着一副灿烂的笑容,走过来低头拱手道:“晚辈说的这些话,实乃吴党朱天鳞所述,但晚辈没有此意,只为试探张大人是否公忠体国。”

“那你试出来了?”

“是,吴党鼠目寸光,妨碍我大明朝一统,晚辈实耻之为伍!”

“人言马戎政谄媚之术无懈可击,张同敝今日算是见识到了。”

马吉翔一笑道:“晚辈是否谄媚张大人,只说一件事张大人便知真假。”

“什么?”

“去岁八月,有一支队伍曾北上,策反了大同姜瓖,于京城清廷启心郎周吉处得来了一些情报,据他们所带来的北方消息,此时实为我朝北伐最佳良机........”

张同敝眼中闪过疑虑,道:“我那时调集人手,你便已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