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确认升官、新的研发(求订阅)(2 / 3)

一旦让他们闲下来,还真不知道干什么。

于是在周丰年将闫正志喊走后,他们继续检测起神州之子三代机。

将闫正志喊出车间后,周丰年开口说道:“老闫,我年后就不在厂里了,技术科这块就交给你了,咱们厂的技术科人也不少,只有你能令所有人信服。

现在这人数,跟之前两个研究所的技术人数差不多了;技术四科和技术五科依旧重要,他们的研发就不用管了”

周丰年叮嘱了不少,闫正志也都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的点头表示明白。

他是打算在计算机厂养老了,现在神州计算机厂差不多相当于之前的计算机研究所+十来个电子厂合并的产物。

研发力量强大,还配了许多实验和生产车间,加上几个配套的分厂.除了级别低一点,闫正志在这里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还不用管事,比在计算机研究所都轻松。

再干个五六年,快七十岁的时候,他直接退休去清大带学生,基本上没什么遗憾了。

周丰年道:“新厂长也会以研发为主,到时候他会配合你的工作.”

闫正志说道:“放心吧,神州计算机厂不会衰落的。”“有你们在,当然不会衰落,何况我是高升,又不是被调到其他部里。”

周丰年笑着说道,他以后只是减少关注,不是管都不管;要是神州计算机厂出现岔子,那他在四机部会直接插手的。

叮嘱完闫正志后,周丰年便回到办公室,让潘恒将柴副厂长喊了过来。

很快,柴副厂长进来后便开口问道:“厂长,有什么事吗?”

“有,你的任务来了,柴副厂长,准备会餐吧。”

周丰年笑着问道:“咱们厂里的会餐,任务可不轻,你算算几天能凑够东西的。”

他们厂八千多人,就算每人三两肉,也得差不多十头猪;何况还有分厂,分厂为总厂忙里忙外的,所有的生产任务都是来自总厂,基本没干过自己的事。

会餐的时候不带上他们,那人家肯定有意见。

这就差不多一万三千多人了,想要吃好,得小二十头猪。

这时候肯定弄不来这么多,不过各种肉都算上,也要三四千斤。

“咱们厂有喜事?是第三代超级计算机完成了?”

柴副厂长看到周丰年点头,高兴了几秒后,脸色慢慢垮了下来;厂里的喜事对他来说就是苦差事,这么多肉.他要去哪搞?

“厂长,咱们厂不缺钱,但是四九城没这么多肉供给咱们.会餐至少推个十天,我尽量联系东北和内蒙那边看看,本地也尽量收购.”

柴副厂长掰着默默算了起来,十天内他能弄到已经很不容易了,满足上万人的会餐,挑战性很大。

“行,那就定在半个月后吧,给你多留五天的时间,顺便把做会餐的厨师也准备好。”

周丰年对柴副厂长说道,厂里不缺钱,该给工人们的好处要给的。

他从来不小气,而且工厂还是国家的,工人和技术员创造财富,那财富就该用在他们身上。

除了必要的研究经费外,剩余的钱都是用来给工人们开小灶的。

华夏机床厂也有这方面的传统,都是周丰年在的时候提出来的,直到现在,华夏机床厂还在发洗衣机。

一年奖励工人二十四台洗衣机,十来年下来,奖励出去的洗衣机有几百台了。

神州计算机厂虽然不能奖励给工人计算机,但是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这种大件,在年末全厂职工大会上,没少奖励。

每年都发三转一响!

等柴副厂长离开后,周丰年便给四机部打去电话。

“喂领导,我是周丰年,唉,也没什么,就是神州之子三代机制造出来了,想问问领导有什么生产任务没”

“性能数据?你就说性能和运算速度翻了六十多倍,就这么一句话就足够了。”

“组织部谈话?行,我知道了。”

汇报了一波成绩后,周丰年便挂上电话。

神州之子三代机的事还得向领导汇报,不过西北那边估计也得愣一下。

一台超级计算机还没用几年,就要换新的?

好在操作系统都差不多,不然重新熟悉就要一段时间。

他们自主研发的超级计算机,又和国外的超级计算机拉开了断档式的差距。

现在那些‘计算机强国’,还在啃华夏几年前的技术,等他们吃透后,说不定神州之子四代机也快制造出来了。

“潘主任,进来一下。”

周丰年电话打到潘恒那里,打算让他跑个腿;现在潘恒也快成为副厂长了,他得把称呼慢慢改了。

等潘恒进来后,周丰年抽出两份制造文件,递给他说道:“帮我把这两个跑个腿,一个送到机床厂,另一个送到材料研究所去。

我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到那里有人接收;这是机密文件,你亲自跑一趟吧,一定要交到手中。”

这里面是无人侦察机的机身材料和动力系统,有了这两个,就能飞起来了。

数据传输和操控系统,周丰年在神州计算机厂就能制造出来。

潘恒接过两个文件袋后,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