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了一份担心。
最近除了怀孕的周燕外,家里也没什么让周丰年担心的了,他那个一岁的儿子都不需要他操心,现在整天和下一辈的大哥二哥玩的特别好。
——————
几辆车缓缓驶入机床厂内,到厂办大楼停下后,便从车上下来一些人。
高志远和康红年上前欢迎笑道:“欢迎各位领导和兄弟单位的革命同志们,来华夏机床厂相互学习.”
“这次给你们添麻烦了,红年同志,致远同志,还有丰年,你躲那么后面干什么,上前来。”
李副部长把周丰年喊了过来后,便跟他们介绍起前来调研学习的同志们。
一共六个人,相互认识后对周丰年他们都笑着打招呼,毕竟是来取经了。
客套一番后便直接进入正题了,来调研学习华夏机床厂是怎么安排生产制造的。
其实也没什么好学习的,主要就是华夏机床厂在慢慢进入数控化制造,大部分数控机床替换了传统机床,让机床加工取代了中低级工人的加工。
而且加工稳定,只需要每天校对一下精度,就能稳定的生产出合格的零部件产品。机器又不知道累,持续运行十六个小时都没事。
其他工厂不行,就像第一机床厂,大部分还是人和机器协同生产,人歇了机器也得歇。
逛了一圈主要的生产车间,第一机床厂来的厂长和副厂长都要看红眼了,脸上全是羡慕。
工人在一旁操控,随后机床开始加工,等加工好了后再将零部件拿下来。
突出一个智能化和自动化,而且效率极高,加工速度比工人快多了。
参观了一上午,第一机床厂和工业局的人不停的询问请教。
周丰年作为机床厂总工、主要技术负责人,一路上给他们讲解不少。
第一机床厂也能做到,就是需要很多数控机床,然后进行培训调整。
不过他们去年才分到了十台,想要将车间替换成华夏机床厂这样,那可有的等了。
全国上下哪都缺数控机床,五轴机床更是各单位都抢。
华夏机床厂作为制造五轴机床的工厂,到现在也只留下了五台各种型号的,其余的制造出一台就被拉走一台。
参观调研了一上午,还带他们看了一下晚上的排班表和生产量。
第一机床厂来的人算是服气了,晚上的生产量几乎是白天的百分之四十了,相当于华夏机床厂一个月多了十二天。
这怎么比?
第一机床厂的厂长在来之前,心里还卯足一口气想要学习一下,然后回去立刻效仿,今年反超过去。
侯厂长憋着一张脸,就连调研学习的劲头都少了许多;学会了排班也没用啊,他们又没有那么多数控机床。
到了中午。
高志远在厂里安排了一顿小灶,因为来的人不少,所以两个让周卫田跟何雨柱这一块做饭。
六道川菜六道其他菜系的菜,也够十几个人吃的了。
人多菜少,而且也不是什么名贵的菜,这顿小灶也不算奢侈。
吃完后,下午又参观了一会,第一机床厂和工业局的人调研的差不多,便提出告辞离开了。
他们也算是有收获,至少华夏机床厂的车间管理排班和安全条例,够他们带回去作报告学习的了。
不过李副部长没有跟着一起离开,反而留下来准备跟周丰年他们开个小会。
到会议室后,李副部长拿出一包烟散了起来,脸上笑呵呵的。
不过高志远接过烟后,顿时有种‘鸿门烟’的感觉,夹在手里也没点,就等着领导下一步说什么。
“丰年啊,你们厂的生产计划还是得调整一下,尽量多生产一些九轴机床,这个性能比之前的五轴机床要好一些.”
李副部长笑着说道,九轴机床生产出来后他还是第一次来参观,性能和加工效率都提高了一些。
这么看来需求肯定不小。
“等我回去后,跟其他人沟通一下,到时候再给你们调整生产任务。”
周丰年点头道:“没问题领导,你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做。”
李副部长问道:“真的?”
“当然是真的,领导你总不会让我们受委屈吧。”
“呵呵,和聪明人打交道最难了,我这一生出这种想法,就被你们给猜透了。”
李副部长笑了笑,随后抽了口烟后,指了下周丰年说道:“说起来我今天来这里,还是和你有关啊,丰年。”
“我?”
“你那份关于机床发展的报告,其中是不是有建议适当放开机床出口,以技术占领市场.这种建议,你没忘吧?”
李副部长提醒了一句,很快让周丰年想起来了。
他之前是想出口数控机床,提前抢占市场来着;既能让一个国家工业对他们产生依赖,还能赚取外汇。
而且国内还有更先进的机床技术,出口的都是次一级的。
“看来是想起来了,那就不用我重复了;上面和我们还有其他部门也开了几次会,专门商量这件事,最后的结论是可以适当开放外销。”
李副部长的语气在最后一句话稍微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