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领导再来,并厂的消息(求订阅)(2 / 3)

按照现在完成的数量,大概需要两天多六十个小时左右。

如果交给三级工,大概需要安排十五到二十个人,大概七到九天左右,才能完成任务。

这么一算,全自动数控生产线大概相当于五六十个三级工同时干活。

周丰年等李副部长看完,将全自动数控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也告诉了李副部长。

后者听完,脸上顿时浮现震惊,这一条生产线相当于这么多工人?

那多建几条这样的数控生产线,岂不是能将工人全部替换了不对,这个想法可不行,工农是国家的主人。

李副部长连忙将刚才那个想法扔掉,不过他心中依旧免不了对全自动数控生产线的惊讶。

又参观了一会,看了好几遍加工坯料加工为成品轴承件全部过程后,李副部长才对周丰年说道

“周工,我们去会议室聊聊吧,李厂长,高厂长,你们去忙吧,不用一整天都陪着我。”

李副部长简直有两个表情,对周丰年说话的时候如春风般和蔼;对其他人说话就面无表情了,甚至觉得他们跟在身边有些拥挤。

“是,好的领导,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领导,让小赵带你们去会议室吧。”

李厂长和高副厂长无奈说道,不过李副部长摆手道:“不用不用,我们去技术科就好,周工,去你办公室聊吧。”“行啊,我那也可以,那领导跟我来吧。”

周丰年说完,又转身叮嘱了一下赵宇澄,让他继续盯着加工出来的零件。

一旦误差超过0.5%,就立刻停下来更换刀具.不过这个还没教赵宇澄,可以等他来弄。

——————

“丰年,你已经听到风声了吧,第二机床厂合并的事情。”

技术科科长办公室内,李副部长接过周丰年递来的水杯,随后问道。

私下称呼也随意了一点,不再称呼周工了。

周丰年道:“听到一些消息,不过好像各方各面都知道了。”

“这帮家伙,嘴巴跟漏风一样,不过也没什么好隐瞒,因为这件事已经确定了。”

李副部长笑着说道:“一开始本来想着将你需要的人员和设备,都并入第二机械厂,不过这项提议被副领袖知道后否决了。

那样的话第二机床厂就会半死不活,第二机械厂又显得太臃肿,怎么也划不来。”

“所以计划到一半便停止了,我和老张又商议了一下,索性将方案倒转过来,让你和机床车间并入到第二机床厂,组建一个新厂。”

“这个新厂集合之前第二机床厂的专业人员和设备,加上你这位机床行业牵车之人,加上各个厂的高级工

副领袖说,要把五根手指攥在一起,在机床行业打一场硬仗。”

周丰年立刻说道:“领导,我肯定听从组织安排,你们和副领袖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副领袖还是我的偶像呢。”

“哈哈,那等新厂成立的时候,你就能见到他了。”

李副部长笑着说道:“他是大学出身,比我们这些老粗文雅多了,你和副领袖肯定有很多话可以聊。

而且领袖也知道你,谁让你小子这么出色,盯着你的人可不少。”

周丰年闻言后惊喜问道:“真来?那我可期待那天了!”

“肯定来,其实他早就知道你了,一直想看看你;上次机床就帮了许多忙,不过他总领全国,身上的事比我们忙多了,就一直没有时间.”

李副部长笑着打趣道:“不过丰年,我还不知道你的偶像是副领袖呢。”

周丰年笑呵呵的说道:“让人民站起来的,都是我偶像,领袖他老人家也是。”

随后两人又聊起了新厂的事情,本来应该知会周丰年一声,但并厂的准确计划前天才彻底确认。

只不过有些人的嘴巴松了,提前传出去了,周丰年在一机部没有靠山

或者说他的靠山就是李副部长和张部长,这俩又都在忙,而且又有其他的原因不能透露。

第二机床厂已经在腾空地方,建立新车间厂房。

一月一号,就开始搬迁。

新厂的人数将会从之前的三千人扩张到四千五百人。

人虽然不多,但大部分都是高级工,全部是为了研发制造更高精度的机床。

只要制造出来,那国内的军工、航天和船舶潜艇等等行业的实力,都能再上一个台阶。

李副部长还给周丰年透露了一个消息,新厂的领导班子大概也要调整。

前段时间,在并厂消息传出去的时候,第二机床厂的领导班子出幺蛾子了。

具体什么情况李副部长倒是没说,但可能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反正要大动一下,不过不影响他。

周丰年要是去了,就是厂里的总工,那时候厂长就只负责督促生产和安全等等方面的事情了。

具体生产什么、怎么生产,都要周丰年来拿主意。

没办法,周丰年做出的成绩太多了,数控机床已经很耀眼了,二代计算机还有他一点功劳。

还有刚刚制造出来的自动化数控生产线。

以及几样在广交会上创汇的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