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3 / 3)

卢燕济走出来,躺在那把太师椅上,背对着底下的院子吸烟,不一会儿,椅背前飘出若隐若现的白雾,他嗓子有些哑:“阿聊!”

“哎。”阿聊应了一声,依旧坐着挑刺没动。

灶房里帮灶的厨娘杜兰用胳膊肘戳她:“你卢公叫呢!”

阿聊冷不丁道:“叫阿聊是无非几种:要饭,倒痰盂,扫烟榻。叫阿广也无非几种:跑腿,扫地,搬椅子。”

“这个时候叫我,准是饿了。”

杜兰笑着嗔她:“你这小囡,不说话就不说话,一说话就夹枪带棍,我邻居王裁缝说她们打北方来的人都是直性子,从你这里我算是领教了。”

这时忽然有人打门,邹广和阿聊不由得相视一眼,心里都警觉起来:难不成那个姓霍的又来了?

霍因家里开香烟公司的,当初为了求卢燕济的一笔字,专门投其所好送了好些名贵烟,那会儿卢燕济虽然没收烟,但霍因屡屡登门,两个人一来二去的也算是结识了。

最近则不同,日本人的魔爪在东北越张越大,自五四以来中国人抵制日货的运动又如火如荼地进行了,群众纷纷自发抵制日货,上海的各日商眼看生意要黄,有弃货不卖的,有自认倒霉的,也有像霍因这样想歪招的。

原来是卢燕济的篆书乃上海一绝,懂行的人多来求字,霍因为把手里这批日本烟卖出去,于是来找卢公在烟盒上题字。卢公晚年无官职在身,别无收入,唯有卖字为生。

卢公本人更是对钱财不屑一顾,自妻郭氏亡后,因为不善理财,入不敷出是常有的事。

不过钱再难挣,霍因这种人阿聊是绝对不帮的。

她起身朝外走,顺手抄起一只笤帚,邹广也飞跑进厨房端出一壶热水,把阿聊护在后面,待看清来人,邹广松了口气,打手势示意阿聊放下笤帚,“您是?”

刚好杜兰透过门缝看清人脸,惊喜道:“默冲?”

门外的男子笑笑:“杜姨。”

他朝内看了一圈,朝阿聊微颔首示意,看清她和邹广一人手上一件利器,还微微笑了。

杜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张默冲比起她上一次见到时高了,瘦了,也黑了不少,经年的野外工作在他身上留下一股说不上来的生野气质,但他眉眼间又是平顺带笑的,穿着灰色长衫背着包袱往门口一站,看得杜兰一愣,随机转身唤卢燕济:

“卢公!默冲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