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本身的避讳了。欸,你也算辣片厂的合伙人,动动脑,帮忙取个品牌名呗。”
“容我想想。”
沈青大脑飞速运转一圈,想起许家寨小学报名那天,一群学生围在摊子前,嚼着免费试吃的辣片,笑得格外灿烂。
“叫‘笑笑’吧。
辣,属于一种痛觉。
吃辣的东西,舌头会有灼痛感,这种刺激会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多巴胺,令人心情愉悦。
而且,人在说‘笑笑’两个字时,嘴角是往上扬的,从视觉上看,像是在微笑。
如此,说出或听到‘笑笑’二字,会很容易联想起辣条那香辣、灼痛、令人愉悦的滋味,从而升起购买欲。”
内啡肽和多巴胺,赵浩不晓得它俩是什么东西,但他听明白了...笑笑一词,不仅朗朗上口,还易引发关于辣条的联想。
“成,品牌名就叫‘笑笑’。沈青,外包装上,你有啥建议不?”
沈青:“花钱找人画个图标,如红辣椒、生产场景、笑脸小孩等。右下角,要标注口味,如香辣、甜辣、咸辣等。还要写明配料表,省得对辣条某样原材料过敏的人,误食辣条惹来麻烦。旁的...你自己看着办。”
赵浩:“成。”
沈青:“你想好打开市场的策略了吗?”
“有点头绪了。
我爸认识大队的采购商,说是采购商,其实是个司机,开着辆拖拉,把城里、厂里的货,运送到各个小卖部。
届时,送点礼,让他记录小卖部采购单时,向老板推销辣片,一般情况下,老板会卖他面子,进上一点点。
东西好,只要起个头,后面的路就顺畅了。
我打听过了,旁的厂子刚开始,也是这样打开销路的。”
嗯,算是个计策。
不过,把希望全压在‘顺嘴’推销上,风险有太大了。
而且,说动采购商帮忙,绝不止送礼那么简单。
赵浩:“关于打开市场,你有啥好的建议吗?”
沈青:“建议...谈不上,只是有一个粗略的想法。
厂子呢,可以准备一些试卖品,每一个大袋子里,每样辣条都塞进去十小袋,再送往各个小卖部试卖。
一个小卖部,只送一大袋辣条。
送时,表示新厂开业搞活动,不收货钱,甚至额外补贴5毛占用柜台费。
店方接下试卖品后,厂方不要留下任何联系方式,直接消失就行。
接下来,一边生产辣条,一边派人观察试卖品销售情况。
卖完了,也甭露面,等个四五天,当小卖部老板,被学生问‘啥时候来货’问烦了时,厂方再出面。
届时,辣条,不要混装,一个大袋子里,只装一种辣条,报出来的进货价,也要比旁家辣条贵10%。”
赵浩眼睛一亮,这法子妙啊!
投入成本,虽然要比打点采购商大一点,但效率高啊。
货品免费+柜台补贴,谁不收谁是傻子。
如此一来,‘笑笑’便能在极短时间内,闯入全镇小孩的视野,能否稳住脚抢到市场份额,就看辣条口感硬不硬了。
“沈青,你想出来的法子,比我的策略靠谱多了。我先记下来,回头再跟赵和商量怎样实施。我的事整完了,你俩谈吧。”
说完,赵浩从‘药箱’翻出本子和笔的,持笔唰唰写东西。
张泽:“天气冷,路不好走,我想多进点辣椒油,来...10斤,你有这么多存货吗?”
“有。”
进青山之前,沈青曾拉一袋大豆到镇上榨油,顺便买了很多香辛料和花生油,回家后,耗时一天,做了20斤辣椒油,和两罐干调料粉。
一半,当晚就送到了豆子家,一半,找个地放着了。
“我去取。”沈青打开条几柜,抱回一个四鼻大陶罐,“刚好10斤,我去拿秤称一秤。”
张泽阻拦道:“不用称了,你,我还信不过吗?”
“不是信不信得过的事,做生意,可不敢马虎,要称的。”
沈青拿来一根杆秤,和两节麻绳。
一节麻绳,穿过两个互为对立面的陶鼻,并绑成死结。
如此,两节麻绳呈‘x’形,栓住了四个陶鼻。
沈青拿起杆秤,弯钩勾住麻绳交叉点。
左手拎起提绳,使杆秤、陶罐悬于空中,右手缓缓拨动系有秤砣的麻绳,当秤杆与地面平行时,读取刻数。
“13斤2两,去掉罐重,刚好10斤。”
沈青收起杆秤,从厨柜拿回一个小陶罐,这是赠品干调料,无需称重。
张泽付了50块钱,将两个陶罐,塞进车后座的背篓内。
篓里放有带圆孔的箅子,罐身卡在圆孔内,这样,路,再怎么颠簸,陶罐也不会倒洒。
事情谈妥,张泽将上次带走的、已被刷干净的陶罐,放到堂屋小桌旁后,便跟赵浩一同往外走。
路过小院木床时,赵浩频频看向簸箕内的五味子。
沈青抓了两串,分给二人吃,“这是五味子,鲜食吃法...只嗦食果肉,皮和籽,是吐是咽,全凭个人心情,但不能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