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槐树林牛叫(3 / 3)

村了。

镰梯,即脚扣。

是一种可套在鞋上,拥有弯弧形状,攀登杆子的专用工具。

用时,借助身体重量,通过杠杆作用,使工具另一侧紧扣在杆上,令自己不会往下滑,抬起脚,‘扣’又会自动松开。

两只脚,交替进行‘松开-上挪-扣紧’,便能轻松爬到杆顶。

电工们穿上镰梯,爬上杆端,安上陈架,插上绝缘子,架起了一根根电线。

电表箱,有两种规格。

一种,

能容纳6个电表,一个,只能容纳4个。

沈青用的,便是后者。

电表箱,安在豆子家的侧墙上,紧挨着李丰家的豌豆地。

写有‘71’编号电表下端,接有两根电线。

它们略过仓库,抵达东厢房侧墙旁,在四棱柱顶端绝缘子上缠上几圈,穿过窗户,接上了闸刀。

闸刀,钉在了墙上,外头,加一竹盖子,防止落灰。

接着,扯线安灯,沈青央电工留了接头,即带电、却没接灯的线,用于之后安插线板使。

验收完毕后,沈青交了13块2,得到一个电本。

这期间,他还干了一些别的事情。

如!

清空玉米芯,将晒干的高粱杆,码放在麦秸垛旁边,并盖上糊有黄泥的茅草排。

若有人来,讨要高粱杆,他便大方送上几捆,同时,他自己也用高粱杆,编了4张织壳子。

织壳子,编法很简单。

1、高粱杆撕掉叶子,挑选粗细均匀、无虫蛀的,放到一旁备用。

2、寻两株间距为2米的大树,在两树之间绑一横木,且,横木要离地1米。

3、寻10块砖头,每一块砖头上,缠足够量的细麻绳。

4、取一根高粱杆,切掉过细梢头后,置于横木上,将其分成四等份,每一处分隔点上,系两根缠有砖头的麻绳,一砖,垂于横木南侧,一砖,垂于横木北侧。

5、再取一根高粱杆,紧挨着第一根,置于横木上,将每个分隔点处的砖头,互换下位置,使麻绳‘x’形交叉,捆住这根高粱杆。

6、重复刚才的操作,编出一张织壳子,至于锁边,剪断绳子,打个死结就行。

编的途中,要时不时拿起菜刀,照着第一根高粱杆长度,砍断梢头、粗茎。

织壳子,用途很广。

铺在床上,便是席子;

竖起来,糊上报纸,便是侧墙了;

往院内一铺,再盖上晒布,能防止地面湿气,渗透进粮食内。

院内的高粱穗,早就晒干了,用手搓粒,效率太慢了,沈青便去许家寨,花钱雇机子脱粒。

到了大队后,他先去了趟后舍,和李坚聊了一会天。

李坚称试验田内的麦苗,长势非常好,他近期正研究肥料配比,和病虫害防治。

他还与李坚的学生们,打了个照面,其中,名叫柳苏的学生,长相格外出挑。

宽松款的衣服,也难掩那傲人身材。

五官精致,颈部修长,脊背挺直,留着利落的短发,气质突出,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自信和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