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地雷花种子(2 / 3)

后退一步,右手在裤兜内鼓弄,“我...撒尿去。” 沈青冷笑,“豆子家有茅房,跑外头上啥,莫非没安好心,想干坏事。不成,晚上得找豆子...爷好好聊一聊。” “欸,别~” 少年拽住沈青,从兜里掏出四枚5分钱硬币,灰乎乎的,却泛着油光。 “我叫李业,是北边周洪镇的。 今年,镇里遭了水灾,大豆没啥子产量,等交完公粮,更剩不了多少了。 偏偏,我家有仨个男娃,胃口还都出奇的大。 我爸经李启爷(卖茅草的)介绍,借了一辆三轮,载着我和李乐,来安宁村学木匠手艺。 分出去两张嘴,也不顶用呐,我家土墙裂了一道五指宽的大缝,保不齐哪天就塌了。 我忧心家里,就...勤劳肯干,讨好张家人,想让师父提前教学真本事,也好早一点翻修房子。 这不,张叔身酸口渴,我哥给他捏肩,我...张叔手头紧,我就拿出自己最后一点积蓄,打算去村头小卖部打点散酒。 张叔一高兴,在师父那美言几句,提前教学...说不定真能成。” 学木匠,讲究三年零一节,即拜师满三年之后,再过一个年节日,这门手艺就算学成了。 其中,年节日并非指春节。 老一辈人,爱用儿月初一、端午、中秋,将一年分成三节,越过节点,便是度过一个年节日。 沈青惊讶挑眉。 若拜豆子奶为师,学习针线活,讨好张建民,提前习得技艺计划,估计能成。 但豆子爷...估摸会延长教学期限,毕竟,讨巧,等同于浮躁,豆子爷需花更多时间,考察徒弟品行,磨炼他们性子。 到底是孩子心性,考虑问题不周到呐。 沈青嘴角轻扬,“你爸,希望你们哥俩苦个几年,习得技艺傍身,做木工赚钱,让家里日子变得更好?还是希望你俩...整日游手好闲,给啥吃啥,没吃的就闹腾,浑浑噩噩的过日子?” “当然是第一个了。” 李业不带一点犹豫。 “我大姐叫李安,二哥叫李居,三哥叫李乐,我叫李业。‘安居乐业’,就是我爸对我们最大的期许。” 沈青:“事,发生在自家人身上,就看得门清,发生在旁人家,眼前就隆起一座山? 张建民,也就是你口中的张叔,本就在歪道上走着,你俩又是按摩,又是买酒,跟送一双好鞋,助他在歪道上走得更远,有什么区别? 试问,有哪一位父亲,瞧见一伙人,助儿子在歪道上走远,还会发善心,满足那伙人的愿望? 你俩整这个,倒不如...把师父交代的活干好,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抽空,用边角料制点小玩意,展现钻研精神和木工天赋。 兴许,能提前学到点真东西。” 轰--- 李乐如遭雷击,全身发麻发僵,心中翻起骇浪。 只想着顺从、讨好张家人,却忘了考虑...这种行为在师父眼里,是好还是坏了。 李乐收起硬币,感激的看向沈青。 “大哥,多谢您的提点,不然,我就走岔路了。往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吩咐。” 沈青摆了摆手,表示不用谢,便回了自家小院。 …… 枫杨树下,张建民躺在摇椅上,哼着欢快的小调,享受着肩颈按摩。 【小枣树,弯枝枝,上面爬个小闺女。想吃桃,桃有毛,想吃杏,杏又酸,想吃花果面掸掸。粗糠搅细糠,捏的窝窝长翅膀,嘟噜儿飞到枣树上。】 李乐,长相和李业相似,椭圆脸、单眼皮、红脸颊,就是...个头略微高个2~3厘米。 他一边听着‘小孩摘甜枣’的民谣,一边践行弟弟的叮嘱,勤恳的给张叔按摩。 张建民惬意翘起二郎腿,老东西,咋不早点收徒,这样的话,自己就能早一些体验被人伺候的感觉。 忽的,余光扫见李业进院了,亢奋道:“这么快...就把酒打回来了?” “没有。” 李业讪笑挠头,不得罪人的说辞,他早已备好。 “我走到半路,发现裤兜破了一个洞,钱,也不知道掉哪了。想着我刚来,小卖部老板不认识我,定不会同意赊账,就跑回来了。” 说完,拉着李乐,来到一根水桶粗的木头旁。 “哥,师父下地薅豆芽前,交代咱俩把木头的树皮扒了,赶紧弄吧。等师父回来,发现树皮没被扒掉,觉得咱俩偷懒,可就遭了。” “好,听你的。” 李乐自知脑瓜子笨,外加李父曾叮嘱过,凡事听李业安排,是以,他格外听弟弟的话。 张建民却不乐意了,“回来,按摩,哪有按到一半走人的?” “张叔,师父交代的活,当学徒的不敢不干呐。要不,我俩先扒树皮,吃完饭,再给您捏肩捶腿一个小时。” 张建民太阳穴凸凸地跳,“那会儿都睡觉了,给鬼按摩啊。” “那要不先给您按摩,师父一回来,您就上前帮忙解释,说...央我俩按摩,才耽搁了扒树皮。” 选第一个,今天不能享受按摩。 选第二个,能享受按摩,但有可能会挨一顿揍。 张建民思索片刻,瞪了兄弟俩一眼后,起身回了屋。 呼--- 李业暗松一口气,他还真怕张叔继续纠缠下去。 “小业,不是商量着,要讨好张家人,让师父提前教手艺嘛,咋还逆着张叔意思呢?”李乐眼神迷茫。 “哥,事情有变~” 李业朝亲哥揽肩附耳,将刚才聊天时,领悟到的心得,说给对方听。 心得:不掺和旁人家事,听师父的话,闷头苦干,寻机展示天赋,当然,前提是要有。 李乐听得似懂非懂,但明白一件事---师父的话,大于张叔的指令。 须臾,兄弟俩分开,拿起家伙事,着手扒树皮。 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