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游击队训练方式不一样(1 / 2)

中途休息的时候,稍微清点了一下人数,131人,身体条件都还不错。

也能理解,这么长时间了,那些受伤的同志估计已经牺牲了。

估计也是因为这些同志身份不明,所以能幸存下来。

不过,也是担心红军战士们身体,游击队的战士一直在边上看护。

一边走,一边聊,加油鼓劲,情况大概摸清楚了。

不是着急,这要是搞不清楚情况,把人直接带回去,那就是最大的隐患。

这些事不能不想周全,脑子一热可不行。

确实有一些偏差,真正的红军战士只有72人,其他都是老百姓。

应该是白狗子抓人的时候,特意充数用的。

可能还会有一些战士的真实身份没有了解到,毕竟,还没有真正安全。

72人中,还有17个人是游击队,不在正式编制中。

大致了解后,有十几个百姓表示想着回家。

能理解,有些人确实没有当兵的思维。

但是,现在还不能让他们走,按照计划,最好是部队撤离的时候再走。

整整走了一夜,才回到了临时营地,总算是安全了。

安排好同志们住下,刘福全也累了,可是还不能休息。

接下来还有麻烦事,人多了,连粮食都成了问题。

难道真的在这里开荒种田?

游击队缺衣少粮是常事,武器弹药更是,不想办法不行。

“情况怎么样?”

“都安顿好了,幸好,你让张彪盖了不少窝棚,不用露宿。”

十几个窝棚起了大作用,铺上野草,还行。

“有干部吗?”

“目前还没有发现,但是明显有几个同志不一样,还没详细问。”

“再说,他们对我们也不放心,应该是在观察。”

“那个叫魏进的,还有宋川,蒋志杰,卢欢,这几个人应该都不一般。”

郭强吓了一跳,看着刘福全,想不到队长一声不吭,全在眼里呢。

“你,一直在观察他们?”

“也不是,就看他们在行军中的表现就看出来了。”

“这几个人,行军中,在队伍中经常走动,不断鼓励身边的战士。”

“看看那些战士,对他们非常尊重,不是领导怎么可能。”

“我估计,在狱中,他们已经私下讨论过了。”

“再过一段时间,就算是不出来,可能都会自动暴露。”

刘福全说的确实是真实现象,白狗子又不傻,也会从细节上发现。

现在之所以还没有暴露,是因为他们不熟悉红军的习性。

当然,刘福全之所以能一眼看出,还有一点,这几个人,他好像有印象。

鄂豫皖烈士纪念馆中,就有这几个人的事迹。

所以其他人,他没有说,只点了这几个人。

“什么级别?”

“跟你一样,应该是团长、政委,被撤职了。”

刘福全跟郭强熟悉了,也不担心他在意。

其实,郭强还真不在意,刘福全也没有取笑的意思。

“那怎么办,现在可不好安排。”

“安排什么,我们现在都就是游击队,没有这么多讲究。”

“再说,上级现在也联系不上,我们讨论一下,自行决定。”

“也是,上级的电报也说了,不用事事汇报。”

“先等等看,我们暂时不能走远了。”

刘福全暂时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走一步看一步吧。

一直到下午,那些红军战士才醒,难得,睡了一个好觉。

有稀粥,还有馒头,虽然不能吃太多,至少饱肚子了。

不过,要想恢复,没有十天半个月,很难。

看到游击队的同志们在训练,那些红军战士都很好奇。

跟原先红军的训练有点像,但是也有区别。

要知道鄂豫皖红军的训练都是总指挥亲自制定的,自成体系。

游击队的训练,有总指挥方案的影子,也有一些比较新颖的方法。

“怎么还有拳法,少林还是武当?”

“不是,你看他们拼刺刀,也不一样,那个枪都不像枪了。”

“他们这个打法这么奇怪,大部分是配合。”

“怎么还有走路的,就这样走?”

......

游击队因为个人素质不同,训练的模块不一样,进度更不一样。

“同志们先休息,等休息好了,我们再跟大家谈工作。”

“同志,我们没问题,马上就可以训练。”

“是的,是的,我们可以马上训练。”

“哎,不急,不急,我们暂时就留在这里了,大家先养伤。”

郭强马上开始安慰那些激动的战士,杀敌的心情可以理解。

“不过,大家可以适当活动一下手脚,熟悉一下武器。”

枪有,但是子弹没有发,必要的防范措施还是要有。

闲不住,都能理解,同志们都一样。

傍晚,不等刘福全和郭强出去,有人来了。

宋川和卢欢,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