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终于有了组织(1 / 2)

掌柜的就是一愣,完全想不到,刘福全从哪里来的。

怎么看,这人都有点诡异,这还是红军战士吗?

“没办法,要是我经常出现,你们就暴露了,只能偷偷来。”

“你到底是谁?”

“我跟你说的都是实话,你又不信。”

“我们刚刚在董家庄营救了18位伤员出来,这是名单。”

刘福全这次准备的更充分,直接拿出了人员名册。

“这都是25军的同志,要是单纯为了骗你,花费这么大的代价,不值得吧。”

“你要是不相信,想见他们,随时可以。”

“‘我们跟上级失去联系了,只能就地坚持。”

“也是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冒险来找你。”

掌柜的盯着他,好半天没有说话。

两人进了后面的偏屋,掌柜的终于说话了。

“我就不明白,你怎么知道我们的联络点?”

这是最大的问题,暗线的纪律,一旦暴露了,必须切断所有联系。

“蒙的,这样说吧,大部分的书店都不赚钱,开店一定有其他用处。”

“我这里提个建议吧,你跟上级反馈一下,书店非常容易引起敌人注意,建议以后,尽量不用这个形式。”

刘福全还真不是胡说,他看过几本军统大特务回忆录,都提到了这一点。

所以,这个解释,还算是一个正常的理由。

张书记没有再详细追问,即便是没有这么简单,这个时候也问不出来。

红军长征前,军区专门抽调了一部分干部到了地方,为部队打前站。

长征后,因为部分伤员带不走,以及发展的需要,又留下了一部分干部。

张书记,也是这些干部中的一员,本地人,容易隐蔽。

不过,只有短短几天,张书记跟上级也没有完全联系上。

刘福全倒是心里有数,现在交通线被破坏的很严重,又没有电台,这么敏感的时期,联系慢很正常。

这个时间应该是刚刚会师,部队都没有完全稳定下来。

至于地方组织,大部分被破坏了,还有很多静默了。

“上级讨论了一下,暂时没有过多指示,最重要是保存实力。”

虽然没有跟上级联系上,但是临时地委做了讨论,认为必须组建武装。

“你们既然在桐柏山发展,上级同意你们暂时组建桐柏山游击队。”

“至于详细安排,我们会尽快联系上级,再给你们传达。”

跟刘福全预期的差不多,这样已经很好了。

只要成立正式的组织,以后发展群众就有了名分,这一点很关键。

“好,张书记,如果有紧急情报,你可以派人送给野味馆的老板娘,告诉她,是给四爷的,她就会明白。”

“只是,他们还不是我们的同志,说话时要小心一点。”

“我们也会同步开展地方工作,如果需要帮忙,我们也会及时汇报。”

张书记点点头,目前也只有这样了。

“地委前期也做了不少工作,需要配合,随时联系。”

两人又讨论了一下接下来的工作,约定了联络时间,刘福全才离开。

没办法,现在的条件就是这样,非常艰难。

不但鄂豫皖,整个江南,十几支游击队都是这样的情况,只能克服。

回到野味馆,刘福全得到一个消息,药品不好买。

按照上面的指示,药品限制,怕被土匪或者红军买走了。

这个时候能在县城里卖药的人,都有很厚实的靠山,真不怕。

硬来肯定不行,偷更不行,总不能把药都运走吧。

看来,要想办法,正好现在缺一个医生,也许是个机会。

第二天一早,刘福全带着苏杭开始在城里溜达,寻找医馆。

走了两三圈,西街有个医馆还不错,半天一个人都没有。

当家的是个40多岁的中年人,看起来非常沉稳。

不但是这样,没人的时候,这个中男人一点都不着急,竟然拿着医书在那里慢慢看。

这一点非常难得,有如此的心境,不用说,医术肯定不差。

两人走到了门口,刘福全非常有礼貌的问了一句。

“敢问这里有位周医生吗?”

“你是?”

“家中有个病人,有亲戚推荐,说您是名医,特来相请。”

“什么病?”

“身上起了不少小疙瘩,腿上、后背都有,而且脚肿的厉害。”

“多长时间了?”

医生的脸色明显变了,这样的描述,非常准。

“三天了,去山里一趟,回来就变成了这样。”

“为什么不拉过来?”

“不瞒医生,拉不来,距离远不说,很多亲戚说,不能动。”

“在哪?”

“万和楠竹园,过来要两天。”

医生不说话了,这人撑不了多久了,想要拉过来,已经不可能了。

“能不能请周医生行行好,跟我们去一趟,诊金双倍。”

“好吧,我跟你们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