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来说,庞家其实是四大家中唯一希望荆州出现变数的一方。
因此,庞统很有信心说服家族支持刘封。
一想到能够辅佐刘封鲸吞荆州,庞统内心就激动的有些无法自已。
这是何等荣耀的伟业。
但凡他庞统能够成功助力刘封鲸吞荆州得手,这一份功绩将可助他直追云台之志。
一想到将来的云台之上,也能留下他庞士元的名讳,庞统就恨不能立刻背生翅膀,飞回南郡面承家中长辈。
至于告密刘表?
庞统还真从头到尾都没有过这想法。
此时的庞士元还是个颇为忠厚的性格,远没有日后那般剑走偏锋,好行险弄巧。况且即便是日后那样的庞统,也一样颇为忠信,并非朝秦暮楚之辈。
原时空里周瑜病死之后,庞统并没有立刻投奔近在咫尺的刘备军,而是先去了江东。
和孙权谈崩了之后,才考虑起了刘备。
按照东汉士族常规操作来看,这其实是有些反常识的。
因为当时的南郡虽然属于东吴,但太守周瑜已死,南郡的东吴军士气低落,军心不振。同时,整个南郡其实已经被刘备军所分割,江夏郡和长沙郡直接切断了南郡和江东的联系,成了一块孤悬于外的飞地。
这时候南郡的归属虽然不至于是庞家说了算,但以庞家在当地的实力和影响力,转投刘备其实并不难。尤其是很快孙刘双方都看到了这一弊端,在鲁肃的中介下,互相交换了领地。
刘备以江夏郡交换了东吴所有的南郡,这样一来,庞家的族产家业可就都落入了刘备的治下。
因此,庞统当时还能继续前往东吴,不能说完全是因为忠心所导致的,可庞统对周瑜的忠诚和对主君的信义必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故而,眼下这个位面的庞统既然已经做出了为刘封所用的决定,就不会再有出卖刘封,换取自身好处的念头了。
“孔明、士元之言深得吾心,实是查遗补缺之见。”
刘封听完之后,连声赞叹,同时心中有些恼火。
这份恼怒自然不是针对诸葛亮和庞统的,而是针对他自己。
他怎么就把蛮王沙摩柯给忘了。
这可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就在刘封反省的时候,庞统又开了口:“主公,我有一少年好友,乃是襄阳宜城人,姓马名玄,字伯常。马家乃是襄阳大族,名门之后,其家中与荆蛮关系颇深,荆蛮采货,往往只信任马家。”
庞统所言之马玄,正是马良和马谡的长兄。
马家世居襄阳,但却和荆蛮关系密切,庞统推荐马玄道:“若是能得马家助力,将大增获得荆蛮信任的可能。”
刘封对此很是重视,当即表态道:“既是如此,那士元可有良策使得马玄助我?”
庞统起身拱手作揖道:“马家本为襄阳大族,其势并不弱于蔡家。只是自刘镇东入主襄阳之后,蔡家异军突起,实力大大增强。如此一来,马家的处境可就不太好了。”
东汉时期的士族之间,一直秉持的就是互相竞争,互相扶持的态度。
谁家强大了,谁家就能分得更多的蛋糕,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对其他家族赶尽杀绝。
就譬如马家和蔡家,都是襄阳大族,原本马家虽然弱势一些,但彼此之间的力量总体而言还是相差不大的。
可随着蔡瑁的老爹蔡讽先后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太尉张温,自己的女儿嫁给单骑入荆州的刘表后,蔡家的扩张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了。
那最先倒霉的肯定就是同郡士族豪强们了,而马家就是利益损失一方。而且因为蔡家在刘表麾下的特殊地位,也使得马家并不受刘表青睐,别说重用了,就是入仕都做不到。
也正是这些缘由,让庞统对招揽马玄帮忙很有信心。
“善!”
刘封当即点头,开出价码道:“那以士元之见,我该如何做才能得到马伯常的助力?”
庞统沉思片刻,回答道:“还请主公以左将军府的名义,征辟马伯常入府,许予曹掾之职。”
刘封目前是左将军,领扬州牧,他可以分别以左将军幕府和扬州州牧的身份征辟士人。只是比起地方局限性较大的扬州牧,左将军无疑要更为合适。更别说左将军是已经是重号将军了,还特加了开府仪同三司,位在九卿之上,理论上比扬州牧还要高出数级。
曹掾是幕府中十分重要的职务,相当于后世的六部。
当然,规模上不能同日而语,毕竟这只是刘封左将军府中的六部而已。
不过饶是如此,这待遇也是相当之重了。
刘封倒是毫无异色,当即就点头同意道:“既然如此,就依士元之意,此事也全权交由你处理。”
庞统见刘封完全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心中暗喜,当即应命:“是,主公。”
之前一直没有吭声的杨修突然开口,冲着刘封作揖问道:“明公,此方略如今看来,的确大有可为。只是以修之见,如此大规模的军略方案,必要动员二十至三十万以上之部众。修冒昧,敢问明公可有二十万之众。”
兵法有云,倍则分之。
进攻方要有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