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就是针对刘备的。
这倒不是刘封和刘备之间有什么龌龊磕碜了,而是没有这个扬州牧的名头,理论上刘封父子对扬州的法理名分仅仅只能来源于刘备的都督东南三州诸军事。
这个称号不但法理很弱,而且还是临时性的头衔,随时可以被撤销。
如此一来,扬州各郡的郡守对刘备并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再加上刘封这个征南将军就更隔了一层了。
因此,刘封才会在天子阻挠他得到扬州牧的时候如此震怒,并且反击的如此彻底。
如今,刘封有了扬州牧的头衔之后,不但对扬州具有了最高法理,同时刘备也无法正大光明的干涉扬州内政了。
可以说,刘封此时才真正成了扬州之主。
同样的道理,刘封如果想要去豫州要地盘,这明显也是手太长了,刘封既不想给自家老爹一个坏印象,同时也不想开这么个坏头。
毕竟将心比心,眼下有了自己地盘的刘封也不想刘备把手伸进扬州来。
“封儿所言有理。”
刘备不知道好大儿心里转过了这么多的心思,他一直都在思考刘封所说的建议。
汝南的确太大了,而且太守又是周尚,刘备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并不信任对方。
眼下汝南一分为三,甚至可以一分为四,如此一来,虽然周尚还是汝南太守,但所辖的郡县却是小的多了,而且也方便日后撤换。毕竟一个三十七县的庞然巨物,拆分成**个县邑的小郡国,那太守的含金量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了。
“父亲,孩儿还有个事情,想要请父亲帮忙。”
刘封干咳一声,脸上露出些许羞怯的神色。
这倒是让刘备看乐了,油然升起了做父亲的优越感。
“封儿所谓何事?”
刘备笑吟吟的问道:“说来给为父听听。”
刘封冲着刘备拱了拱手,作揖道:“孩儿所部也想扩军一番,只是粮食物资,尽数不足。孩儿只能跟父亲开口了。”
如今刘封只有扬州一地,徐州和豫州名义都是刘备的地盘。
虽然实际上两地都和刘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刘封都不用跟刘备打招呼,就能从两地调取大量的物资。
可还是老话一句,刘封很注意和刘备之间的和睦关系,愿意付出精力和代价精心呵护。
在目前阶段,还有袁绍、曹操这样的大敌,刘封父子之间的关系越牢靠,他们的力量才会越强大。
听到好大儿的话后,刘备忍不住乐了。
刘封在徐州和豫州的能量即便不使用,刘备也心知肚明。
他之所以对此视若无睹,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盘能够拿下来,刘封居功至伟。不但从来不和他诉苦抱怨,而且还亲赴一线。
刘备打了半辈子的仗了,都没攒下多少地盘。
反而入了徐州之后,自己倒是越来越闲了,靠的就是好大儿。
北上平臧霸,南下复广陵。
自己虽然都是主将,但都是好大儿率先破局。
到了勤王时,那就更明显了,自己坐镇沛国不动如山,好大儿直接代父出征,更是让他好生舒坦了许多时日。
如今身边的人但凡提起刘封,哪一个不夸刘备生了个麒麟子,好话听的刘备的耳朵都起茧子了,可他就是爱听,怎么听都听不够。
只是他心里也有些不足之处,那就是好大儿太能干了,就显得他这个老父亲有些无能了。
现在刘封能跟他开口请求帮助,别看刘备脸上不显山露水的,内心里早就笑不动了。
沉吟片刻,刘备好整以暇的看着刘封赔笑的神情,心里满足的几乎发出惬意的呻吟。
刘备接下来又想到扬州除定,听好大儿曾说过,江北两郡明年的旱情估计会有持续,只是不如今年严重。而会稽郡又有士族豪强叛乱,豫章如今又尚未平定。
这么计算起来,明年扬州真正能收获的,恐怕也只有吴郡和丹阳两个郡,而刘封还要在豫章和会稽用兵,粮食方面必然十分紧张。
“既是如此,为父也不能袖手旁观。”
于是,刘备暗下决定,缓缓开口道:“自今年秋收起,汝南、广陵两郡各自调拨一百万石粮食给你,此外,两州州府每年再调拨五千万钱于你。至于军械物资,彭城那边可都一直是你的人在管着,也不用为父去调拨了吧?”
刘备出手相当大方,汝南也是一郡抵一州的超级大郡,巅峰时期一年上交的粮食高达数百万之多。眼下虽然不景气了,可每年夏收、秋收两季依然能上交两百万石以上的粮赋。
广陵比不得汝南,未来的粮仓此时却远远比不得后世。
虽然广陵也算物产丰富,但架不住境内有太多的水泽湖泊,而且沿海十几里地尽数都是盐碱地,海水常年倒灌,侵蚀土地,这些被侵蚀了的土地上,种不出任何庄稼。
因此,广陵郡每年能够上交的粮食也就只有一百万上下。
如果再算上那一亿钱,刘备这大手一挥,等于是直接给了刘封两个广陵郡的产出。
如今刘备看起来似乎也算得上是财大气粗了,得了豫州这样的大州之后,赋税钱粮几乎翻了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