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瓜分蛋糕(2 / 4)

只知道要大将军的虚名,却不紧紧抓住天子。

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天子已经在曹操手里了,袁绍除非立刻起兵南下,与曹操相争,否则大将军名号就是制衡曹操最好的手段。

况且在当时,袁绍这一番操作,几乎是一石三鸟。

第一,拿到了大将军,拥有辅政权力,可以开府设置私属,拥有名正言顺对抗朝廷的名分。

第二,彻底戏耍了曹操,使得曹操声望大跌,大将军这种名号,居然只因为袁绍震怒而不得不卸任相让,曹操的声望简直被袁绍踩进了土里。

第三,展示了肌肉,显示了天子虽然不在自己手中,却依旧对朝政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强大实力。

可以说大将军这个名号,曾经把曹操坑的相当惨,以至于后来宁可把丞相从故纸堆里给扒出来,也不再当大将军了。

其实那时候,曹操把几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其中一个还当了皇后。

曹操这时候出任大将军,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可曹操却坚决不干了,估计也是当初让袁绍恶心的太够呛了。

“世叔,小侄并非戏言尔。”

刘封却是认真道:“如果是世叔来出任这个大将军,我徐州是支持的。”

曹操只觉得心脏跳动的有些快,以至于他有些口干舌燥:“贤侄莫要说笑了,本初兄虎踞河北,兵多将广,谋士如雨,他如何能坐视我等一言以决大事。”

刘封却是说道:“右将军那确实是个大问题,其人对大将军一职势必虎视眈眈,绝不会轻言放弃。”

刘封的话,让曹操很是失望。

在不知不觉间,曹操的情绪已经让刘封调动了起来。

这并非是刘封比曹操聪明,更不是他比曹操机敏。

实在是曹操有求于人,双方又信息对不对等,再加上大将军这个职位的重要性,由不得曹操不为之魂牵梦绕。

可即便如此,曹操还是努力镇定下来道:“依我之见,本初兄对大将军势在必得,我委实不能与之争锋,小子勿要挑拨了。”

曹操嘴里说着刘封挑拨,可表情上却没多少恼怒,可见他其实对这挑拨是有些期待的。

“世叔,何以如此屈我?”

刘封叫冤道:“既是如此,世叔当容我细禀,若是小侄所言不虚,世叔可敢一赌?”

“哦?”

刘封言之凿凿,让曹操兴趣大生:“你有何言?可快快说来。若是言之有物,我必当重奖汝!”

“善!世叔之奖,已是小侄囊中之物也。”

刘封拍掌笑道:“世叔,右将军之所觊大将军之位,非为名号,实乃是不愿屈于人下也。故此,只需从这点入手,大将军之位则必属世叔也。”

曹操有些恍然,仔细一想,还真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袁绍来说,官位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位于你曹操下面。

曹操猛的想到了一件事,试探着道:“你是说……”

“不错!正是大司马之职!”

刘封冷笑道:“李傕,一乱臣贼子尔,何德何能,可居此位?小侄可奏请天子,罢免李傕,正可将大司马之职拜于右将军。”

大司马最早是和大将军一体的,后来渐渐拆分成了两个职位。

著名先贤王莽就曾经出任过这个职位。

在汉家体系中,大司马是仅次于太傅的存在,略高于大将军,有辅政之权。

东汉开国后,吴汉曾经被刘秀拜为大司马,吴汉死后,刘秀趁机取消了这一职位。

从这一天开始,一直到何进身死,董卓执掌朝政时,才把大司马翻出来,加赠给了幽州牧刘虞。

凉州乱武,内讧白热化之后,李傕逼迫汉献帝将大司马一位封授给了自己,直到现在。

至此,曹操清楚了刘封所有的想法,仔细一琢磨,只觉得对方说的很有道理,相当可行。

只是,还有最后一个点曹操没有弄清楚。

那就是刘封做了这么多,他想要什么。

不过曹操没有直接问,而是哈哈大笑道:“后生可畏啊,后生可畏!”

“我有名马一匹,名为绝影,乃是大宛良马,速度极快,有绝迹踪影之相,故名为绝影。”

说到这里,曹操伸手点了点刘封:“今日,操愿赌服输,此马就赠与你了。只是不知,此马之外,贤侄还想要些什么奖励。”

刘封有些惊讶,这不是大名鼎鼎的三贤之一吗?

曹操还是挺大气的,居然直接把绝影赠给了刘封。

对这奖励,刘封还是挺满意的。

至于后面那半句话,显然是意有所指。

也罢,刘封本就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于是直接开口道:“世叔,您为大将军,我父愿为骠骑相辅。”

曹操点点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袁绍都当大司马了,他曹操当大将军了,刘备没个三公将军的名号,以后还怎么一起上桌?

况且骠骑将军乃是三公将军,不但位比三公,而且天然自带开府权限,不需要额外补充,同时一个录尚书事也是跑不了的。

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足为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