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缘由(3 / 3)

为好。

西宫位处偏远,无论去那个宫殿都远得很,尤其是重华宫,刚好今年嘉兴帝在重华宫请了民间戏班为太后祝寿,虞清音没了步撵只能提前半个时辰出门才勉强赶上太后娘娘的寿宴。

“娘娘,你等等奴婢啊。”回头一看,贵妃娘娘已走到了门前,锦书赶忙放下油纸伞追了上去。

虞清音抿嘴笑着缓缓推开宫门,见一个穿着甲卫的高大男人立在门前,那男人听见宫门响后,便头也不抬的单膝跪地朝她行礼。

“属下李邺拜见贵妃娘娘。”

李邺?

她好似在哪听过这个名讳。

虞清音竭力在脑海中找寻有关于这个人的记忆,还真被她找到了。

李邺乃相府庶出的二公子,可惜不得宠一直在军营长大。当年他因剿匪时伤了手,握不了剑,才被嘉兴帝调回京都,在慈宁宫外当值。

李邺迟迟听不见贵妃的声音,他抬头看去,阳光倾泻洒在她身上,正好撞上她抬眸,瞬间落入一双顾盼生辉的眼眸。

春日料峭的寒意一瞬散去,周遭变得暖洋洋的,他好似听见了左心口下那没出息的跳动声。

他看她的同时,虞清音也在看跪在地上的男子。不同其他武将,李邺反而浓眉大眼,较为清俊,和京都贵公子比也只是肤色黑了些。

“本宫见过你。”虞清音说道:“在东郊城外的军营里。”

承轩四十七年,正值寒冬,突降大雪,一夜之间庄稼冻死,城外老弱妇孺衣不裹腹冻死在乡野间,大批流民涌入京都寻求官府庇护,乞讨为生。

轩武帝得知后派太子殿下出城处理此事,陪同的还有定国公府的世子虞朝。

此事安定下来后便是一月后,虞朝迟迟不归国公府,虞清音思念兄长,着人打听得知他在东郊城外的军营里,于是自己偷偷溜出了府。

到了军中大门后,看守的小士兵见她一个小姑娘家来此地便拦了下来,任虞清音怎么说就是不放她进去。

后来是一众人马急匆匆的从军营出来,而她正好倒霉的与一将士撞了,那人把她扶起向她道了歉便匆匆走了。

如今她一瞧不正是李邺吗。只是外男向来不得入后宫,也不知是何人派他前来。

自知失礼的李邺赶忙垂首收回视线,跪在地上又道:“卑职受太后之命,前来护送娘娘。”

太后在宫中活了大半辈子,怎会不知后宫的险恶,怕虞清音在来的路上遭人冷眼欺负,才特叫李邺一路护送她到重华宫。

得知是太后娘娘后,虞清音松了口气:“你既是太后派来的那便跟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