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君子(2 / 4)

二嫁公主 尤忆思 3670 字 21天前

,将来若有幸诞下龙嗣,再抱养到身份尊贵的娘娘名下养着,皆大欢喜……”

怡安睨了眼喋喋不休的太监,打断道:“你话多了,带你的路便是。”

太监闻言忙低头告罪,“奴才该死,奴才多嘴。”

“走吧。”

“是。”太监转过身,老实带路。

待靠近重檐凉亭,里头的三名采女撞见怡安一行人,忙出来行礼。

三人面色红润、体态健硕,比之少女娇憨,多了几分成熟风情。

她们刚进宫不久,并不认识怡安与黎寅月,只从衣着气度判断出是贵人。

一群人只得无措地跪在地上。

太监挺直腰杆,颐指气使道:“还不快见过怡安殿下、宁瑞郡主?”

三人这才规规矩矩见礼。

“民女冯玉秀见过殿下、郡主。”

“民女凌华见过殿下、郡主。”

“民女苏薇见过殿下、郡主。”

怡安垂眸道:“起来吧。”

黎寅月站在她身旁没吭声。

三人起身。

怡安的目光从左往右扫视三人,最后落在最右边的苏薇身上。只见她低眉敛目、娴静秀气,衣着也比另外两位朴素许多。

怡安淡淡地挪开眼。

她与黎寅月并未过多停留,在几人见过礼后便离去了。

待人走远了。

留在原地的采女这才松了口气,冯玉秀拍着胸口道:“吓死我了,原来那位就是怡安公主,气势好吓人。”

“瞧你那点出息。”凌华鄙夷。

冯玉秀不理她,只撞了撞身边苏薇的胳膊,“你说是不是,苏薇。”

“嗯。”苏薇垂着头,低低应了一声。

-

移山事役已经动工了,比预想得还要顺利许多。一则,军队里的将士身强力壮、纪律又强,工效快上不少。二则,有他们驻守,也没有阿猫阿狗敢偷偷使坏,扰乱工程进展。

不出意外,新建的书院能提前落成。

这日下午,京城难得出太阳了。

杲杲冬阳悬于天际,穿过层层云翳照射在黄土地上后,已经不剩多少暖意,明媚却清冷。

怡安得了空,在书院的校场上试用她那新改良后的弓。

她穿浅淡的蜜合色冬裘,领口与袖口镶着一圈初雪般洁白的狐毛,手里握着青弓,箭囊放在一侧。

百步远的靶心上,红色细绳吊着一枚铜钱,铜钱小弧度地摆动着。

怡安抬起弓,从箭囊里取了纤细的羽箭搭在弓上。她手指勾弦,用力拉满,锐利的目光紧紧盯着靶子上摇晃的铜钱。

微风吹拂时,怡安领口上的白毛贴着她的脸颊轻盈地飘动,阳光洒在她的脸上。

她的视线专注地擒住那枚铜钱。

怡安缓慢松开手,尖利的箭镞闪烁着寒芒破空而去。

“叮”,铜钱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箭矢射在了铜钱的背上。

怡安并不气馁,她从箭囊中取了箭,再试。

约莫三四次后,凌厉的箭矢正好直直射中铜钱眼,将那枚铜钱钉在靶心上。

怡安放下弓箭,长舒一口气。

“殿下!”百景凑了过来,小声唤她,神色有些紧张。

“怎么了?”怡安问。

百景用眼神示意她看身后。

怡安回过头,这才发现陆策宣站在她身后几步远的地方。

他不知什么时候来的,不知站了多久。

只见他一身玄色大氅立于风中,神色过于冷淡以至于吓着了百景。

陆策宣缓缓走上前行礼,“拜见殿下。”

怡安拍了拍百景的手以示安抚,她温和地对陆策宣道,“陆将军,今日得空了?”

这两日陆策宣公务在身,并未过来。

陆策宣点点头,“适才见到殿下精湛的箭术,看得入神,不忍打搅。”

怡安笑了笑,将手里的青弓换了个方向握着。

陆策宣的目光落在怡安手里的弓上,他称赞,“好贵重的弓。”

“此弓何名?”

怡安答:“名‘纱羊’。此弓还是父皇曾经赐下的。”

陆策宣道:“很美的名字。”

怡安欣然接受了赞美。

这时,陆策宣冷不丁地问:“当年殿下十岁夜宴射冠,震慑大鄢使臣,用的便是这把弓吗?”

怡安唇瓣微张。

夜宴射冠距今已隔十六年,怡安极少从身边人以外的人口中再听到这件事。

她微笑着摇头,“不是。”

纱羊是那场弓宴之后,先帝赐下的。

怡安端起青弓,五指轻轻抚摸弓身冰凉的纹路,“说来惭愧。”

“十岁时,手里的弓箭尚能震慑他国使臣。而如今,弓箭在手却不知能做些什么。”

陆策宣闻言,半垂着眸子,掩住神色。

怡安长舒一口气,歉意地笑了笑,“我失言了,这冷风吹得人不自觉说起了酸话,将军勿怪。”

陆策宣却抬起眸子,幽如深潭的目光望着怡安,他缓缓开口:“殿下如果不知道手里的弓箭能做什么,能教我吗?”

怡安瞳孔微睁,难言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