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瑶华(1 / 3)

陆婉清来苏家已有数日,日日都亲自去照顾外祖母服药,苏老太太的病好了许多,苏家上下一众人等无不暗自赞许表姑娘的孝心。

这日陆婉清正与瑶华表姐一同给家仆们发放月例银子,便听前院来报说是出门采买药材的二舅舅回来了,陆婉清作为小辈自然是要前去见礼。

二舅舅年逾四十,身量瘦高,面容平和,向外祖父回禀这一行途中见闻之时事无巨细,便是作为外行的陆婉清也能了解个大概,听到药商借着去年多雨水药材收成不好的借口坐地起价,二舅舅只得两次三番与药商磨价钱时,有些惊叹:没想到这行竟也有这许多弯弯绕绕。

外祖父有些落寞,家族世代行医,虽说祖上是从游医起家,基业传至他这一代已然是发扬光大、绵延悠长,可居安思危,要维持如今的家业,想必也是殚精竭虑。

陆婉清又听他们说起其他医馆的经营状况,如今不比当年祖上做游医,进山采药、制药、看诊救人,自给自足无需去向药商进货,数十家医馆经营,打的都是苏家医馆的老招牌,为了百姓们的口碑和信赖,自然是先要从药材这一项统一规格,近年来除了各地独有的药材种类,其余药材苏家都是统一从西南药商手中采购。

西南地形多样,既有低洼盆地,又有与高原、山地、峡谷接界之处,气候适宜各类药材生长,而当地经济尚不发达,药材售价不高,因此虽外出采购一趟有些耗费人力,苏家这些年还是延续了这个传统。

可此番情形似乎大有不同,药商虽以药材产量不如往年作托辞,可二舅舅私下派人探听过,即便去年气候不好产量不佳,但并非如商贩口中说的那般严重,药材涨价的真正原因只怕是有人捷足先登,开了更高的价钱率先采购了,只是这买主,他们一时还摸不清底细。

如今医馆后辈之中,舅舅入仕途,子轩表哥又想转而从商,嫡系一脉竟无人可托付,作为医馆命脉的药材采购又出了岔子,只怕外祖父更是忧心忡忡。

却听得瑶华表姐开口道:“祖父,如今家业能维持至此规模,得益于祖父广积门生、弟子众多,虽扩大规模却始终秉承着济世救人的宗旨,诊费良心、药价亲民,百姓口口相传的好口碑才是我苏家医馆立身之道。

如今药材源头涨价,只怕有损经营,虽二舅舅此番还算有惊无险地带回了药材,可孙女觉得我们还是得早做打算,或寻找新的供药商、或弄明白竞争买家究竟是何许人,避免来年再次陷入被动处境。”

外祖父微微颔首,也是赞同表姐所说。陆婉清细细听着,看来瑶华表姐不仅善于管理宅内之事,对医馆经营之事亦如数家珍。

子轩表哥方才一直默不作声,此刻倒是站出来接着话头说道:“长姐所言极是,若祖父准允,我愿外出寻求新的药商。”

外祖父先前才刚刚拒了他想要外出采买药材的差事,现下又怎么可能答允他这件事,陆婉清有些好笑,甚至觉得她表哥是不是在故意激将外祖父。

果不其然,外祖父本就蹙起的眉头更深了,瞪了苏子轩一眼,只说让他别打这件事的主意,老老实实等着接医馆的班。

被子轩表哥这么一打岔,方才提起的话头便也不好再续起来讲,陆婉清见状便先告退离开前厅了,回院子的途中忍不住叹息,来了快小半月了,还没找到契机同外祖说她想学医这件事,现在医馆里又出了事,她更不好去叨扰。

其实她大可直接同外祖母开口,凭借外祖母对她母亲的疼爱,再加上这些时日她的一片孝心,外祖母不会不同意她学医的请求,只是派何人教导她却摸不准,也正是犹豫这一点,她才迟迟未开口。

若说她心中属意的人选,起初她是择定了子轩表哥,一来她二人都是同辈,请教起医术来不必过于拘礼,二来她早有耳闻如今小辈之中,当属子轩表哥医术造诣最深。可就她这数日的观察,子轩表哥连医馆的经营接任都不甚放在心上,很难让人相信他会尽心尽力地教习一位数年未见的表妹。好在外祖母房中便有许多医书,她前日便借了两本,现下无事不如回房看书。

若说前世她有什么仰慕之人,当属定北王麾下的那位随行军医,战场之上刀枪无眼,有时战况可用惨烈来形容,前线受伤的将士们能全须全尾地回来便算得上及其幸运了,也有不幸者身体残缺被同袍从战场上抬回来,整个营帐躺满了病人,满目疮痍。

陆婉清起初很不适应,血腥的场面、痛苦的呻|吟,让她很不安宁,可那位军医却超乎常人的冷静,军营中不比医馆,药材匮乏,救命比治病更重要,印象中那位军医高高瘦瘦,救援极有条理,重伤不治者、重伤可治者、轻伤可治者分级救治,在人手和物资都有限的情况下,坦然面对众人的生死,尽可能保住更多人的性命。

如今,那位军医怕是还在某处云游义诊吧,也不知今生是否可以结交一番。

次日,天朗气清,日光和煦,瑶华在后院翻晒草药,正是这一批新进回来的药材,她一面翻晒,一面清点记录。

陆婉清步行至此,远远瞧见叫住侍女,自己独自走上前来,在地上端起一箩草药帮着翻晒起来,瑶华见她来了手上活没停,只笑道:“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