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飞来砸中少年额头,随后弹到桌上,翻滚了几圈才堪堪停住,少年垂眸,是一枚冬枣,它带来的水珠将纸上墨迹晕开,一个“安”字,糊成一团。
寒风从北边而来,吹动信纸的一角,少年拾起来桌案上的青枣,寻风声望去。
窗外漫天飞雪,半张猫儿面具遮住了少女的上半张脸,没能遮住她弯起的嘴角,一身蓝衣,系着白色毛边的深蓝大氅,怀中抱着箩筐,立在屋外。
“书呆子,我要进来了。”
少女一手提着筐子,一手撑着窗户,利落地翻了进来,转身合上窗户,衣裙上的雪花抖落一地。
她一路行至书桌前,冻得发红的指头从筐中取出一碗冬枣、几个柑橘,放在桌案空处:“洗过了。”
她自来熟地坐到少年的身侧,再从怀中拿出一个冒着热气的油纸包,塞入少年怀中:“还是先吃这个吧。”
少年拿着油纸包,指尖传来的温暖灼烧着他的手掌,化开了冬日里的寒冰。
“徐娘子今早做了肉馅儿、菜馅儿,还有豆沙馅,一样买了一个。”
少女特有的鲜活劲儿驱散了屋中尘封已久的霉味,见少年不动嘴,她解释:“书呆子,这天冷,昨日夜里下了大雪,开门做吃食的店家不多,连鸿来客栈都关门休息,不接待外头来的食客。”
少年抬头,双眸对上猫儿面具,面具下的双眼明亮如珠,他扯着沙哑的嗓子道:“阿兰姐姐,今日院中来了人。”
“我知道。”少女起身,在屋里转了转,从少年榻下翻出一个半旧的碳盆,再将筐底木碳倒进去,正准备点火,少年面色一变,“不能点。”
少女盖上火折子,拍到少年桌上:“他与那小厮喝醉了,天黑前不会醒过来。院中的婆子也偷溜着出门找相好的去了。没人来你这屋,我如何点不得碳火。”
一转身,她倚在床榻边上,指尖划过寸寸被褥,目光在少年脚踝上的锁链来回扫视:“书呆子,你到底在等什么人?”
少年没有回应,小口咬着冒着热气的包子。直到油纸包空了,他问:“阿兰姐姐,今日想学什么?”
“瞧你这窝囊劲就来气,不学,有信要送吗?”
少年摇头。
“那我走了。”少女起身抱起箩筐,推开窗户翻了出去,离开前,不忘走到正门,踹一脚上面的锁头。
皮包骨的手指握住火折子,少年杵着拐杖来到床前,铁链摩擦地砖的声音,刺耳,难听。他抚上尚有余温的被褥,眸底闪过一丝盈光。方才,她用了内力替他烘干了被褥。
窗外的飞雪极大,掩盖了少女来时的脚印,少年胸腔内的痒意终究战胜了理智,连连的咳嗽声在空荡的屋子里回荡,掌心的火折子是他心底最后的暖意。
他要等的人,快到了。
蓝衣少女一路从别院的墙头走到镖局,里头两三个镖师围着火炉说话,她将一个油纸包扔给年长的镖师:“赵伯,今天有信吗?”
“老样子,没动静。”
“小萝卜呢?”
“我闺女带王七他们出门送镖去了。阿兰姑娘,刚有兄弟回来,说是京城来了人寻你,你看看要不要出去躲两天。”
“赵伯,谢啦。”
蓝衣裙摆在墙头消失。
“阿兰姑娘,你来老夫的医馆作甚?莫不是又寻到什么好宝贝了?”
顾医师搓了搓手心,一脸期待地望向掀帘而入的蓝衣少女。上月中旬,这姑娘不知从哪寻来一根百年人参,他只用二十两就买了下来,转手以两百两的价格卖给县里的贵人,他高兴地几宿没睡着,让老婆子好生念叨。
“这么冷的天,哪来的宝贝。老顾,我来买药。”桑澜目光扫过桌上的一排药,“治风寒,症状是嗓子疼,爱咳嗽,四肢冰冷。这次照旧,我不要药包,要熬好的药汤和装药的罐子。”
顾医师一边写方子记录,一边问道:“这病人到底是姑娘什么人?今年入了冬,都染上几回风寒了。”
手上的动作一顿,抬头问她:“不会又是那个人吧,若是方便,将他带来医馆,老夫也能好好检查,是与不是?”
这姑娘名为阿兰,时常带着半张猫儿脸面具,有一身的好武艺,养着一只贪嘴的肥猫。
她出手大方,为人随和,与镇上不少街坊都相熟,如镇东头的包子铺,镇西边的彩衣阁…
玉溪镇往西有一条绵延百里的山脉,当地人称其为西山山脉,山中藏了不少的匪寨,若是想平安西行,需得请镖师。
三年前,赵镖头带人回来时遇上山匪,对方不肯放他们过路,是阿兰姑娘出手相救,一行人才得以平安归来。
若是在玉溪镇瞧见一只三花肥猫赖在人门前吃白食,过一会儿,戴着猫儿面具的姑娘就会拿着钱上门赎猫,这人准是阿兰姑娘。但阿兰姑娘家住何方,家中有几口人,大家是一概不知的。
阿兰姑娘是他医馆里的常客,总是在没人的时候来买药。
桑澜:“不方便。”顾医师知道,再问她都不会再说了。
大雪停歇的功夫,桑澜提着药掀开草帘出了屋,迎面遇见刘婆婆崴脚跌坐在路中央,恰巧远处一列马队前后夹着马车疾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