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谷入口处,潘若安果然也已经通过考核。
毕竟是国子监祭酒,区区“礼”这一项,自然也是手拿把掐。
“真想不到金兄居然是文武双全,佩服,佩服。”
潘若安见秦轩等人走来,微微讶异之下,感叹道。
他自然也会骑马射箭,可在见识了秦轩的箭术之后,便只能感叹自己仅仅只是学了个皮毛。
至于御马一术,他也已经听回来通报的书童说起,大为叹服。
“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倒是让潘兄和白兄见笑了。”
秦轩谦虚了一句,然后发现楼兰书局这边的几人已经不见,也不知道是通过了还是淘汰了。
似乎是看出了秦轩的疑问,白慕飞一边带着众人前往学堂,一边说道
“楼兰书局已经通过了前三项考核,如今正在经历第四项考核,但似乎情况不容乐观。”
“哦?这第四项他们抽中的是哪一个?”
潘若安问道。
“君子六艺中的最后一项——数!”
白慕飞说这句话的时候,有意留意了秦轩和潘若安,似乎想借此机会看出两人在这方面的能力深浅。
但可惜的是,无论是秦轩还是潘若安,都是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
很快几人便来到了所谓的“学堂”,说是学堂,其实就是一处巨大的偏殿,里面拜访了一些书案、文房四宝,还有一些古籍放在书架之上。
“潘兄,乐之一项我并不擅长,所以等会会有书童带你前往前面的石室,那里有我一位师兄把关,你千万不要大意。”
白慕飞适当的提了个醒,然后转身对秦轩道
“金兄,接下来‘书’的考核,便由我亲自把关,还请赐教。”
白慕飞无论对谁,都始终谦和有礼,如沐春风,让人不自主的会有亲近感。
“请白兄出题。”
秦轩拱手致谢。
“此项考核,无定式内容,只限时一个时辰,金兄可书写文章,也可赋诗写词,但唯一要求便是需跟劝学、治学有关。”
白慕飞淡笑着道。
秦轩心中恍然,这想必就是儒圣定下的规定。
这位当世圣人,他虽然还未见过,但从竹屋前的对联,再到六艺考核,无不是为了劝人读书,可见其心系天下,的确值得让人尊重。
不过出题的既然是儒圣,那么如果用诗词来应对的话,普通诗词恐怕就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看来必须得写一首惊世骇俗的才行。”
秦轩心里有了定计,便开始在脑中搜索。
文抄公就这点好,不需要动脑子,只需要回忆就行。
白慕飞见秦轩不再说话,以为他开始沉思如何下笔,便打算自己看会书籍打发时间。
可他刚拿起书,秦轩却已经提起了笔。
白慕飞动作一顿,好奇的望了过去,心想这楚王才思果然敏捷。
随后便见秦轩泼墨挥毫,简简单单一首七言诗便已经跃然纸上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诗名《劝学》。
这一瞬间,白慕飞如遭雷击,愣了些许,便如同离弦之箭冲了出去,一把抓起这首诗,情不自禁的念了起来。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年少时刻苦读书的情景,那时家中贫穷,买不起书,他便只能借同窗好友的书籍来看。
每每看到意犹未尽之时,书却要还了。
是以,他不顾一切的珍惜时间,刻苦研读,若实在看不过来,便先全部抄录下来。
这首七言,虽文辞直白,但劝学之意却是胜过无数其他劝学诗。
他双手微微颤抖,目光中已满是狂喜和激动。
“金兄,此诗是偶得还是早有所思?”
白慕飞眼神灼热地问道。
秦轩淡然从容一笑“自是偶得。”
“金兄可否再写一首?”
白慕飞话一出口,便觉自己有些不妥,忙解释道“金兄不要误会,此关已过,但我实在是倾慕金兄才华,若金兄能再做一首,慕白感激不尽。”
这首《劝学》可是颜真卿老人家的成名之作,能在诸多劝学诗之中排进前三,也难怪白慕飞如此失态。
而自己既然想将白慕飞也拐去北宁城,这多送一首倒也无所谓。
反正文抄公嘛,抄一首也是抄,抄一百首也是抄。
想到这,秦轩立刻点头,提笔就要落下。
白慕飞顿时瞪大了双眼,用满是吃惊的语气问道“金兄又要下笔?”
“你不是还要一首吗?我写给你就是。”
秦轩没注意到自己这提笔就写诗的事已经有些吓人,浑不在意的一笑,然后便已经写了下去
“古人劝学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七言,来自于陆游老人家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他劝自己儿子要多读书,多实践的一首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妙啊,妙啊!”
“此诗不仅劝人要多读书,而且还提醒读书人,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