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晋升机制(1 / 2)

“而且话说回来,他的能力确实还差一点。”

“我承认吴维为人踏实,认真负责,但是做管理要的不是按部就班,要灵活变通!”

“像一些三维制图、数据分析、工作汇报他都不擅长。”

“光做好手里的事有什么用?他没法改进自己的工作。”

程志文也有些无奈。

“要不有技术,要不有来事的能力,他没有当管理的气场。”

换句话说,他没法支撑起下面人的工作。

吴维的诉求其实很简单,工作量大可以接受,但需要一个对等的工资。

其次是职权问题。

从管理角度来讲,他这个职位确实需要一定的权力。

就好像程志文作为生产与销售的枢纽。

他对生产有绝对的控制权一样。

但在人事那边,他这个岗位工资已经不能再涨。

要涨薪前提就是升职,要升职就要有学历。

因为他确实没有过人之处,破格升职这条路没有说服力。

“每个月工资看起来很高,其实都是加班得来的,感觉有些累。”

吴维看起来很疲惫。

“累是正常的,我能明白你的诉求。”

周淮生很坦诚。

“我现在对你的建议是先继续干,但我是不主张加班太多的。”

“你可以找肖册沟通一下,把一些简单的事情派出去,在工作之余,学一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技能。”

他说地很委婉。

“毕竟技多不压身嘛,以后去哪里都有用处。”

吴维点点头。

“你有没有想过提升一下学历?比如说成人自考。”

“这个暂时还没有想过,以前读书的时候听别人说成人自考没有什么含金量。”

吴维含蓄地笑笑。

聊到其他话题,氛围相对融洽些。

“要知道,有总比没有好,我上班了之后也读了书。”

毕业两年,周淮生受张寻的引荐去国外拿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

所以他在继续学习上颇有受益。

“你若是老板,同样优秀的两个人摆在你面前,你也肯定会选择学历更高的那个。”

“有些东西的价值要放在合适的赛道。”

周淮生微笑,调整了一下坐姿。

“不知道肖册有没有给你们讲过公司的岗位晋升事宜?”

吴维做思考状。

好像没有在头脑里搜索到这个信息。

“去年年初,公司里面发布了一套员工晋升机制,从下而上,最基础的是操作工,再往上,是班组长。”

“然后是主管、经理,最后是生产总监只不过还没有完全施行。”

这些算是公司管理层的私事。

“每个档次之间也有区别,你现在相当于属于二级操作工。”

“要升班组长,就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比如说业绩上一年业绩都是优秀。”

吴维想了想。

“我现在的状态就是干地多,错地多,只有三个季度是优秀。”

周淮生继续道。

“这只是其次,我想说的是这套晋升里面,除了突出贡献,就是学历。”

“大专学历最高只能升到班组长,本科学历最高也只能升到主管。”

吴维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东西。

“我的建议是,你可以给自己一个长远的规划,去报一个成人自考。”

“公司里是鼓励员工提升学历的,近期公司会有一个通知下来,你可以留意一下,拿到毕业证公司会有一笔五千块的奖金。”

这个事情是真的,人事那边的初稿已经下发。

初衷是想提升公司的软实力。

吴维眼神有了一丝动摇。

周淮生继续讲到。

“成人自考并不是没有意义,可能是很多人曲解了他的价值。”

“他的含金量不是与统招的较量,有没有可能自考的本身就是服务于在职人士?”

“就比如为你、或者更多的管理者在岗位上更上一层楼的助力?”

他看着吴维反问。

“我不知道这么说你能不能明白?”

吴维点点头。

“明白,我会试试看。”

吴维要离职的事情就此告一段落。

程志文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吴维虽说不辞职了,但他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

办公室里周淮生接了一杯热水。

“按照人事的晋升逻辑,吴维升个组长的资格还是有的。”

他看了一眼程志文,端着水杯。

“他做的是管理工作,严格说起来他也算是切割室的小调度,你想用他就要扶持他。”

“哎~”

程志文比了一个OK的手势。

“等我有空再跟肖册说说。”

“除了这个事,管理上还有一个很大的疏漏。”

周淮生回头看了他一眼。

“如果会因为一个员工辞职而导致运作系统瘫痪,说明管理有缺陷!”

“一个流动性很强的岗位上,很多事情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