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大章)殊死搏斗(4 / 6)

大规模的缺斤少两。

这更加导致大家更相信大汉的商号不愿意和本地人直接交易了。

这更加让本地货物不流通的现象开始恶化。

而此时,霍氏出手了。

霍氏开始收购南越国各地的资产!

只要不是霍府公主府的内线的人的资产,霍氏全部收购!

本来,本地的东西就在狂降价格,各种资产,当然也是降价的。

米都降价了,田不降价?

田降价了田舍呢?

田舍降价,吊脚楼怎麽说?

吊脚楼降价了,县城的大房子怎麽说?

甚至于,还出现了很多抛售现象。

这些抛售的人是怎麽回事,没人知道。

但是他们抛出来的东西,除了霍氏之外,没人买。

霍氏和大汉的皇帝陛下,正在疯狂的收购南越国的一切!

这个消息在整个南越国弥漫,就算是普通的百姓,也都知道这一点。

赵婴齐根本拿不准霍氏在干嘛。

但接下来,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霍氏银行第二次宣布调整储蓄,在霍氏银行用金属货币兑换欠条,不再收取手续费保管费,完全一比一兑换。

以前一千文半两钱,兑换两千文五铢钱欠条,但是要出五十文半两钱作为保管费。

而现在,直接兑走,不需要保管费了。

别小看这五十文,正在观望的人疯了一样的开始兑换霍氏欠条。

大量固守己见不愿意用大汉的钱,认为不安全的人也是绷不住了,全都投了。

南越国就算是乡村,在挑夫挑着豆腐丶毛巾丶肉丶面粉售卖时,购买的人掏出的也是小额霍氏欠条了!

随着这个现象,本地除了粮食之外的商品继续价格暴跌。

包括地产田产。

而此时,霍氏加大了收购力度。

一座县城的房子,昨天价值一万半两钱,但今天你只能八千大钱卖给霍氏。因为如果你不卖的话,明天那就只能以六千大钱卖给霍氏了。

别人?别人没钱买,也不会买!

这个现象终于让赵婴齐看明白了。

「他这是借了南越国人的钱,来购买南越国的东西!这还了得!」

赵婴齐看着帐目,番禺附近都被霍氏买了百分之六十了。

他哪儿知道,其实番禺附近的田产,百分之八十都易主了,只是有百分之二十是被南越朝堂的百官给买了。

他们可不是傻子,霍氏会白花钱吗?肯定不会啊,你看霍武侯那麽有风度那麽聪明又有商业头脑又有才华的人,坐镇番禺,疯狂收购田产,难道是没有目的的?

当然有啊!

那咱们也买。

只是,买归买,不能告诉赵婴齐。

赵婴齐不敢砍霍武侯还不敢砍咱们南越文武百官吗?

所以这些人全都在偷偷买,然后告诉赵婴齐是霍氏买走了。

至于南越国除了番禺桂林这几座大城市之外的小地方,他们就没买了,那些地方的田土,全都落到了霍氏手中。

赵婴齐看明白后,准备有所动作。

但是,理智告诉赵婴齐,还不行。

霍氏居然掏出了几十亿的欠条,然后疯狂收购南越国的田产地产。

这是这麽好收购的吗?

虽然南越国的地产便宜,价格才洛阳的五分之一,长安的二十分之一。

但是整个南越国这麽多地产,没有百亿大钱买的下来?

所以霍氏后面应该还有更过激的举动。

只要霍氏做出更过激的举动,自己再出手绝杀,那霍氏就会崩塌,自己甚至能扭转局势,把大汉在本地花钱购买修建的一切,都变成自己的私人产业!

赵婴齐也是聚集了南越国朝堂中比较重要的官员。

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百官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赵婴齐怎麽赢,他们是一点都不知道。

都是看着赵婴齐。

而赵婴齐说出了自己的绝杀方法。

「霍氏银行之所以挺立的原因,就是百姓认为,霍氏银行有钱,只要去兑换,就一定能兑换出钱来。如果兑换不出来,霍氏银行就崩了。」

此话一出,大家心里是不屑的。

一个小文官贾蔑开口:「王上,霍氏银行的确有钱啊。」

赵婴齐微微一笑:「但是他们把钱拿来购买重资产了。」

「我看过了,所有售卖田产房产的人,都是觉得现在不太平,想要把钱囤起来,所以他们不收欠条,收的是半两钱。」

「霍氏把半两钱都给拿去买房子买田产了,如果全民都去兑换半两钱,至少需要百亿大钱,他们哪儿来的半两钱可以兑换?」

贾蔑懵逼了:「半两钱?但是霍氏银行不止在咱们南越国有啊,他们在大汉也有,别说一百亿钱,就算是两百亿三百亿也拿得出来。」

赵婴齐哈哈大笑:「蠢!从一开始,孤王就抓住了他们的命脉,规定了在南越国只允许用半两钱,所以,百姓都只会兑换半两钱,不会兑换五铢钱。」

「现在霍氏银行里已经没有半两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