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刘小虎找到正在厨房和老妈一起忙碌的二婶徐婉清。
“二婶,我找您有点事。”
徐婉清把手上的水珠擦干,走出厨房,对刘小虎说:“小虎,啥事儿啊,还非得叫我出来说?”
“您的粤语学得咋样了?”
“还不错,已经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了。”
“是这样,我今天收购了一家报社,现在缺人管理,想问问您愿不愿意来管?”
“我能行吗?”徐婉清有点不自信地问道。来港岛这些日子,她每天除了学粤语,就是和大嫂一起做做家务,生活实在是太单调了。
“当然行,专业的工作都有专业人员去做,您只要把握好公司的发展方向就行。而且前期我会带着您,等走上正轨,您也就学会了。”
“那我试试吧。”
“那太好了。这几天您可以先了解一下港岛报社的情况,我们这个报社就叫《小说报》,主要是以连载小说为主。”
“小说?”
“对,金先生的明报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我们能请到有名的作家吗?”徐婉清是知道明报的,最近没事的时候也会看看上面连载的《神雕侠侣》。
“不需要作家,您明天和管家去招一些文字功底扎实的写手就行,我这儿有我自己写的小说大纲,让他们按照大纲写出来就可以。”
徐婉清想了一下,问道:“我看明报有很多名人评论,我们也要找人写吗?”
“不用,我们主打小说,我打算一个版面发布一本书。每期报纸12个版面就发布12本小说,每天连载更新。点评的内容后期再加入。”
“每天连载,是不是太快了?明报也不是天天更新呀。”
刘小虎笑了笑说:“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我们靠数量取胜。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我们十二本里总有一本能合读者的口味。天天连载还能增加读者的粘性。”
接下来的几天,刘小虎和徐婉清忙着招募写手。这个年代读书的人本就不多,要有文学功底的就更难找了。整整花了十天,才勉强凑够12个人。
刘小虎把这几个人叫到办公室,给每人发了一本小说的大纲,让他们先写几章看看效果。
到了下午,这些人陆续把小说稿子交了上来。
刘小虎一篇一篇地看,看完后对他们说:“不行,全部重写。小说内容太啰嗦,没有吸引人的地方,而且写得太文绉绉了。我要你们写得是通俗易懂的小说,故事开头要简单明了的把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和身份介绍清楚,赶紧那些文绉绉的词都删掉。”
“还有一定要写得流畅,让读者读的时候不会有卡顿的感觉。每一章都要给读者留个悬念,让读者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虽然刘小虎提供的大纲很详细,但这十二个人写起来还是困难重重,刘小虎只能一次次地给他们纠正。好在这些人的文笔很不错,比前世的网文小说作家强的多。
可能每个写手都有自己的想法,经过三天,双方才磨合好。写作速度也提高了不少,现在已经能达到刘小虎要求的最低六千字了。
一天后,《小说报》正式发行。第一天只印了一千份,当天只卖了四百份。
第二天销量超过六百份,第三天销量破千,终于在第十五天的时候销量破万了。
随着《小说报》越来越火,香港很多报社都知道出了一匹黑马,半个月日销量就破万,而且还在快速增长。
《明报》的金先生在办公室看着手里的《小说报》,十二本小说他都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不得不承认这几本书很有吸引力,正好挠到了读者的痒处,让读者欲罢不能。
金先生有点烦恼,这家《小说报》太厉害了,每本都日更一万字,他写一本百万字的小说得好几年呢。
人家一年就能写三百多万字,真是没法比,唯一自己能跟他比的就剩下文笔了。
这段时间明报的销量下降得厉害,只有连载小说的那期会稍微回升一点。
再看《小说报》,销量一天比一天高,第二个月日销量已经达到五万份了,离明报不远了。
这天,刘小虎在报社办公室审稿,徐婉清急急忙忙走进办公室,兴奋地说:“小虎,我们的《小说报》火了,今天日销量正式突破十万份了。”
刘小虎很淡定地点点头说:“还行,二婶,这才刚开始,我相信销量还会增加。”
徐婉清看着一脸淡定的刘小虎,白了他一眼说:“还有,这几天经常有人打电话来问广告的事。”
“先不急,我这几天会把咱们家的企业的宣传整理下,到时候在报纸上打打广告。”
徐婉清犹豫了下,说道:“还有个事情啊,最近很多主流报纸都在批评我们的小说,说得可难听了。”
刘小虎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嫉妒了,笑着对徐婉清说:“二婶,这说明我们成功了。现在报纸靠的是销量,只要销量不下降,他们说什么都没用。”
“那我们明天还要加印吗?”徐婉清有点拿不定主意,要知道日销十万份在港岛报业已经是名列前茅的了。
“再加印三万份吧,我们再搞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