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的时间足以消息传得很远。
在三月中下旬时,明月小学招生的消息就随着商队,传到了砀郡单父县。
城内,一处大宅中。
高高的砖石围墙将庭院围住,木制的回廊连接着各个房间,梁柱交错,飞檐斗拱。
中央矗立着一座假山,底下的水池有鱼儿在游动,花草树木投下清幽的阴影,整体风格雅致而不失精巧。
此宅正是颇具声望的乡绅吕公家。
现已是正午,内厅一片其乐融融。
一家七口人聚在餐桌前,仆从们呈上一盘盘美味的佳肴,诱人的香味弥漫开来。
不一会儿,十几道菜肴上齐了。
但作为一家之主的吕公并未着急动筷,而是抚了抚胡须,淡淡开口。
“听闻都城那边创立了一小学,专供孩童读书。”
“可惜泽儿、释之年龄有些大了。”
闻言,吕母皱了皱眉,语气极为不赞同。
“泽儿和释之在私塾一样读书,何必要千里迢迢赶赴都城求学呢?”
“你啊,妇人之见!”
吕公摇头叹息了一声,眼中滑过一抹精光,随后不疾不徐地解释。
“且不说老师学识悬殊,但论科举之制,官学自然远胜于私学。“
“阿父,郡立学宫不快建成了吗?届时我和阿兄入学宫也不晚。”
吕释之温和劝慰,清秀的眉眼间透着一股书卷气,气质沉稳而内敛。
长子吕泽身形高大健硕,性子爽朗直率,倒像一名武将。
“阿弟说得对,我这么大块头,和一群小孩读书,实在不甚合适。”
吕公转念一想,的确不太妥当,于是只得严肃叮嘱几句。
“也罢,那学宫建成之前,你们勿要懈怠学业。”
“三年一次的科举也快临近了......”
他的言外之意众人心知肚明。
吕泽拍了拍胸脯,满腔的豪言壮志。
“放心吧,阿父,到时候我定给你考个武举人回来。”
“儿子虽不敢保证其他,但一个秀才功名却是胸有成竹。“
吕释之紧随附和道,嘴角噙着一抹自信从容的浅笑。
吕公注视着两个好儿子,欣慰不已,当即朗声大笑。
“好好好!有志气!”
“日后吕家就靠你们两兄弟撑起门楣了。”
父子三人聊得格外尽兴,吕家三姐妹却是默不作声,静静倾听。
她们自幼便是按大家闺秀的标准培养。
未来的路一眼望得到头,相夫教子、夙兴夜寐、伺候一家老小......
当一位温柔贤惠的妻子。
可不知道何时起,这个信念开始动摇了。
或许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工人,她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悄然在县城中引发了一股新思潮。
或许是听闻女子可入学宫,可参加科考。
亦或许是听闻隔壁县出了一位女举人。
她们内心有敬佩、有羡慕、也有...不甘。
不过,终究只是想想罢了。
多年以来的教育下,她们违背不了父母的意愿,挣脱不了陈旧的束缚。
用完午膳后,吕母看着亭亭玉立的大女儿,忽然感慨一句。
“长姁快及笄了,先挑挑合适的夫婿人选,待到十八岁,就可出嫁了。“
“嗯,长姁的婚事是该考虑了。”
吕公凝眉沉思,在脑中快速搜寻门当户对的子弟。
两夫妻相互商量,无人征询吕长姁的意见。
她状若羞怯地垂下头,贝齿却紧紧咬住红唇,几乎咬得没有一丝血色。
她真的要嫁给一个素未谋面之人吗?
为他生儿育女,操持家事,一辈子困于后宅......
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纵使改革了新婚姻法,可又有多少闺阁少女会反抗亲生父母呢?
吕雉心思细腻,敏锐察觉到了长姐难过的情绪。
她身体凑近了些,悄悄覆上阿姐紧握的拳,无声安慰。
吕媭尚且年幼,并不懂婚嫁之事,见大姐二姐不带她玩,骄纵地撅了噘嘴。
当晚,漆黑的夜幕上,挂着一轮又大又圆的银盘,挥洒着皎洁而静谧的清辉。
吕雉躺在柔软的床榻上,却辗转难眠。
不知翻了多少个身,在汹涌困意的驱使下,她最后沉沉睡去。
当意识陷进黑暗的那一刻,她堕入了一场锥心刺骨的噩梦。
被迫嫁给一个大自己二十多岁的懒汉...
为他料理家务、伺候公婆、照顾私生子...成了一个做牛做马的农妇。
争霸天下时,他在外被美女财宝迷了眼,致使她被敌军俘虏、遭遇牢狱之灾,受尽百般折磨。
兵败逃亡之际,为了跑快些,竟数次将自己一双儿女踹下马车。
而自己历尽艰辛回去后,他身边早已姬妾成群,完全忘了她这个糟糠之妻。
后来,他为了一个美姬,不顾数十年的夫妻情分,欲要改立太子。
自此,她彻底死心。
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