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 055(二更)(1 / 15)

可有点意思的是,李清月将信纸又翻来覆去地端详了一番,却没从这上头发现硫磺的颗粒。

反倒是在信纸的背面有一点微微泛蓝青色的细碎粉末,沾染在了纸面之上。

以她闻来已有一点重的硫磺酸味,不应该这么不明显。

她又环绕观望了一番周围,“这间屋子应该是你用于读书的,不将药材放在其中?”

忽然听见她这么问,孙行连忙回道:“正是。寒舍简陋,也只有此地能用于待客了。”

好吧,可以确定,不是等信送到之后沾染上的。

“那便奇了……”李清月小声嘀咕。

她身在宫中,对于天下到底有多少品类的纸张心知肚明,其中绝没有一种是硫磺熏白的纸张。

或者说起码在如今这个时代,对于硫磺的应用还停留在相对粗浅的状态。

那么倒是有一种可能可以解释这个结果。

那就是这张纸所处的环境之中,有逸散出来的硫磺蒸气!

“你阿耶有固定采购石硫磺并且自己提炼的地方吗?”李清月忽然问道,在孙行还有些不明白她为何忽然有此一问的时候,她又将信纸的背面泛蓝处递到了他的面前,“最好还要同时接触到这个东西。”

孙行小心地端详了片刻,眉头拧起。

比起父亲的那些亲传弟子,他这个做儿子的在医术上并不算擅长。

但耳濡目染之下,他也能炮制炮制药材,为此地的村人看诊,所以要将这一点痕迹认出来并不难。

这是……

“这是空青。我父亲曾经用它水飞点眼,用来明目。”

说到这里,他露出了几分若有所思之色。

又听安定公主追问空青由来,孙行便答道,“空青此物的生长条件很苛刻,据我父亲说,他行医数年,也只在蜀中山谷见过。此地还不做随意开采,只定在每年二月份的时候,自某种特殊的铜矿边上挖掘出一部分来。”

“蜀中还有一种说法,说此物能利九窍,通血脉,长久服用就能延寿,所以往往不将其对外出售。”

李清月垂眸沉吟。

以孙行话中所言,这个空青应该就是某种蓝铜矿伴生物。

按照唐人对于矿物的开采能力,还不足以找到其余出产地,便令其成为了蜀中特产。

“蜀中也产硫磺?”李清月追问。

孙行迟疑着点了点头,“我父亲留下的千金要方记载里,遵循的是早年间陶弘景《名医别录》中的说法,硫磺出自东海牧羊山谷,太山以及河西山谷之中。但以我父亲贞观年间在楚、蜀二地行游之中留下的记载,蜀中应该也是有的,而且不少。”

“公主方才问我父亲是否有提炼硫磺的地方,在蜀中确实有一处。毕竟,药物之中,玉、石门类的不在少数,出产于益州的尤其之多。”

见李清月颔首示意他说下去,孙行继续说道,“便如抑制风痹、养护肝胆

的曾青,除寒热邪气的朴硝,消除胃胀邪气的硝石,医治蛊毒蛇毒的肤青,医治火疮死肌的青琅等等,均在蜀中山谷里产出。”

“家父为能以低廉价格获取这些石矿药物,便与此地一名石矿商人往来频频……”

他试探性地开口问道:“公主的意思莫非是,家父此刻身在蜀中?”

“也只能是一番猜测了。”李清月将纸中含有硫磺之味的发现也一并告知了孙行,而后说道,“毕竟,谁也不能确定,你阿耶会不会只是将纸和空青都给一并带出了。”

这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孙思邈甚至有可能是在完成了在蜀中的采矿备药工作后,在离开蜀中的路上,才想起来要给家中送一封信。

若真是如此的话,她此前的推测便显得有些立不住脚跟了。

“不,他不会,起码空青这个东西不会!”

孙行深吸了一口气,见与公主同行的众人都因这话拔高了音调而纷纷盯向了他,忽觉压力倍增。

但他还是努力以平稳的语气说道:“蜀地石玉,多有服食过量招致后患的情况。比如昔年家父拜谒梓州刺史李文博,发觉他因过量服食白石英而患上了消渴症,可惜最终没能治好,只能眼看他撒手人寰。”

“白石英用在方剂之中能振奋精神,尚且如此,空青能通九窍,难保不会如此!”

“家父曾经告知于我,若不能将此类药物钻研透彻,绝不贸然将其用在药方之中。自然也不会将其在离开蜀地后随身携带,以防为人滥用,招致祸端。”

孙行笃定地说道:“所以倘若公主所料不差的话,家父确实身在蜀中。”

蜀中啊……

得出了这个结论,其实是应该让她感到欣喜的,可也恰恰是这个结果,让她有点犯难。

她之前跟李治说过,等找到了人,她打算亲自去请。

在她早已盘算好了一番说辞的情况下,应当更有机会能将孙思邈接去洛阳,甚至将他著书立说、教授弟子之事也选在此地。

若是获知孙思邈身在河南、山东、山西这样的地方,从长安出发前往,因大唐官道已基本建设完成的缘故,几乎不会有什么麻烦。

有屯营兵马随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