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景象被抛在身后,大片废弃的厂区映入眼帘。
好似两个截然不同的新旧世界。
没过多久,公交车抵达最后一站。
窗外夜色浓郁如墨,路灯昏暗。
后门打开,再关上。
秦时挎着背包,落地站稳。
他抬头瞧了一眼饱受岁月洗礼的石门牌楼。
“到家了。”
秦时提了提背包,朝着与灯火通明的繁华都市圈,形成鲜明对比的破旧老街走去。
整个泰安都市圈,素来流行一句话。
叫“东穷西贵,南富北乱”。
当阳东郊早年是本地工业主要承载地,巅峰时期有五六百家大小工厂,从业人员高达七八十万人。
像赫赫有名的雷云电子厂、420军工厂,此前都坐落在这块。
那会儿的旧厂街,每到放工时候,热闹无比。
一辆辆百鸟牌单车如千军万马蜂拥而来,齐齐漫过平整的青石板路。
蔚为壮观!
穿着深蓝、军绿工厂制服的青年们个个神采飞扬。
他们故意把车铃按得叮当作响,好吸引两旁商贩,以及漂亮姑娘的注视目光。
可随着大拓荒之后的新星开发,产业迁移,东郊迅速衰弱下去。
仅十年就沦为旧工厂扎堆,下岗职工遍地的破落老街。
“小时,回来了啊。”
“你姐刚买完菜回去,杀了两条鱼,还买了不少虾,今天可有口福!”
“勤工俭学,真是好孩子……”
街坊邻里颇为热情,打着招呼。
大家伙儿扎根在这片旧厂街好多年,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反倒亲善,平素有啥难处,能帮忙的地方绝少含糊。
“谢谢李叔!”
“张叔您又精神了!”
“宋大爷,搁这乘凉呢?这听的是太公姜百川战怒金刚寇云潮那一出对吧……”
秦时礼貌回应,逐个答话。
他家邻近小吃街,人来人往,烟火气重。
“难以想象,大宇宙时代还有棚户区。”
步入保工街,电线杆架着错乱的长线,贴着小广告的路灯忽明忽暗,照出一排排堆叠成片的低矮房屋。
跟秦时上辈子住过的城中村没啥区别。
这块棚户区说要拆迁改造,已经提了好多年。
但就像衡州新星年年都喊口号,必须力争上游,努力成为东夏经济发展前十行政区一样。
基本属于雷声大雨点小。
“二哥,你咋每次都能踩着饭点回家。”
秦时刚踏进油毡和石棉瓦拼凑成的小平房,一盏微微暗黄的电灯被拉绳开启,散出并不通透的光亮。
略显低矮的小桌摆着荤素搭配的两菜一汤,梳着马尾辫的少女正在布置碗筷。
右边狭小的厨房里,身材高大的背影掌勺颠锅,动静颇大,大火翻腾间香气四溢。
前者是老幺,秦澜;
后者是大姐,秦晓。
秦时放下背包,故作不满道:
“都讲多少遍了,叫‘哥’就行,别带‘二’字!”
小妹秦澜俏皮一笑:
“好的,二哥!”
秦时长吁短叹,满脸遗憾:
“本来还想着打工赚了钱,给你换一台新款的天舟电脑……”
“诶,哥!兼职累了吧,我给你捏捏肩!”
秦澜瞬间服软,青春无敌的漂亮脸蛋满是谄媚讨好,宛若摇尾巴的哈基米。
“不见面惦记,一见面就闹腾,你俩真是冤家。菜上齐了,赶紧洗手吃饭!”
高大背影转过身,肤色较深,臂膀粗壮,利落短发。
外面披着牛仔夹克,里头是染着几抹机油的白色背心。
颇具阳刚之气!
“好嘞,大姐。”
秦时、秦澜立马乖巧,异口同声。
面对红烧鱼,葱爆大虾,冬瓜排骨汤这等美味,两兄妹下筷如飞,大快朵颐。
他们平常饱受学校食堂合成快餐的折磨,好不容易改善伙食,个个都似饿死鬼投胎。
“你俩多大的人,还抢食。”
大姐秦晓眼里尽是满足,高强度工作积累而下的疲劳和辛苦,像被一扫而空。
“哥,你歇着,我去洗碗!”
秦澜还惦记着那台天舟电脑,十分自觉承包活计。
“算你懂事。”
秦时摸出手机,从加的各种薅羊毛群里寻找优惠券,东拼西凑做完一堆减免任务,最后再把砍多多链接发给周宁。
【帮忙砍一刀!急!】
“你太宠小澜了,她才高二,用这么好的电脑干嘛。”
大姐秦晓摇头:
“给自己留着吧。”
秦时笑了笑:
“我又没机械天赋,高考完了,肯定走武科的路线。老幺不一样,我看着都头疼的《机魂沟通理论》、《编译原理》、《结构学》,她能学得津津有味。
好好培养下,说不定,咱们老秦家能出个女工程师呢!”
秦晓面容柔和:
“我听台球厅的周叔说,他准备给周宁买几节开发生命力的体能课,冲一冲定段考试。